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宋朝婚俗介绍

宋朝婚俗介绍(3)

日期:2022-06-17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三、亲迎

(一)亲迎前(下催妆礼、铺房)

【催妆】亲迎前三日,男家向女家送催妆礼,为新妇添妆,催妆礼包括“花髻、销金盖头、五男二女花扇,花粉、洗项、画彩钱果”,女家则回“金银双胜御、罗花幞头,绿袍、靴、笏”婚礼所用衣物答礼。

【铺房】铺房始于北宋,亲迎前一日,女家到男家家中布置新房,并预送部分嫁妆,女家“挂帐幔,铺设房奁器具、珠宝首饰动用等物”,随后,女家亲近之人备礼前来为新人暖房,亲信妇人、嫁女使一起守着新房,不让外人进入。

新房中,“床榻、荐席、椅桌”之类的家具,由男方提供,“毡褥、帐幔、衾”之类的家纺,由女方提供,这类风俗其实到现代,也仍旧留存着。而铺房分送嫁妆的习俗,至南宋,“其衣服袜履等不用者”、“珠宝首饰动用等物”,“皆锁之箧笥,世俗尽陈之,欲矜夸富多”,炫富之风尽在嫁娶之中可窥见一二。

(二)亲迎当日(起檐子、拦门、撒谷豆、转席、跨马鞍、坐富贵、高坐、利市缴门)

【至女家门】提着“花瓶、花烛、香球、沙罗洗漱、妆合(盒)、照台、裙箱、衣匣、百结、青凉伞、交椅”的行郎(伴郎),与授事街司、官家或私家妓女、乐官鼓吹等人,引迎花檐子(花轿)或棕檐子或藤轿前往女家迎娶新人。

男家一行到后,运气好的,女家会散花红、银碟、利市钱这一类的赏钱,同时备酒礼款待行郎;运气差的,先吃一盏闭门羹,此时被拦在门外,男家一行需作【催妆诗】、【催妆词】但诗词仅限于文化阶层,平民迎亲时则多吹乐催促,即吹奏【催妆曲】,并上门给予彩缎,若女方仍然家门紧闭,男方为催促新娘启门登轿,让乐官反复吹奏催妆曲,放催妆炮,伴以递开门封(开门红包)。

女家开门后,等到吉时将至,克择官(即选取吉日吉时之人)报时辰,乐官作乐,茶酒司(专门办婚宴的机构)念吉利诗,催请新妇出阁登轿,上轿后,轿夫求取利市钱,给钱后方能作乐起轿,此谓之【起檐子】。

【至男家门】新娘到男家门首下轿,从人(跟从的人)及男家人“乞觅利市钱物、花红等”,此谓之【拦门】,乐官、妓女等拦门时,还要念吉利诗句、讲吉利话,女方一边也会答拦门诗,以此“讨价还价”。

《东京梦华录》载,女家一行进男家门首,“新妇下车子,有阴阳人(即克择官)执斗,斗内盛有谷、豆、钱、果、草节等,咒祝,望门而撒,小儿辈争拾之,谓之撒谷豆,俗云压青羊等杀神也”。

【撒谷豆】为驱三煞神的礼俗,大约始于汉朝,至南宋尚盛行。所谓三煞,即是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嗣,而谷豆与草节,为三煞神喜爱之物,大概是将它们喂饱了,三煞神也就不闹事了吧。撒谷豆之后,新人行【转席】及【跨马鞍】之礼。

《梦梁录》中载:“一妓女倒朝车行捧镜,又以数妓女执莲炬花烛,导前迎引,遂以二亲信女使,左右扶侍而行,踏青锦褥或青毡花席上行,先跨马鞍,蓦背平秤过,入中门”。

新人下轿,先由一人在前面捧镜倒行,引导新人,新娘由两个亲信女使,左右扶侍,踏在青布条、青锦褥或青毡花席上,往中门走去,【转席】过程中,新人不得踏地,而青色地毯猜测是由青草驱三煞的习俗演化而来,这个也挺有趣的,相较于传统婚俗中的“红”,宋代婚俗似乎更钟意于“青”,除了“走青毯”,还有新郎迎亲当日所穿的绿袍。

而【跨马鞍】之礼,唐宋尤盛,“鞍”与“安”谐音,过平秤则取“平”之意,两者相合,以祈平安。

跨过马鞍平秤后,便入中门,新妇先至一室内稍作歇息,室内当中悬帐,此谓之【坐虚帐】,或又叫【坐富贵】;又或者,将新妇直接领入新房床上就坐,“其送女客急三盏而退,谓之走送,众客就筵三盃(杯)”,客人喝完酒后,新郎便到外室中堂行【高坐】之礼。

所谓【高坐】,即是在中堂内放一床榻,塌上置一椅子,也就是“高座”,新郎坐在高座上,众人要斟酒请新郎下来,斟酒的次序也有固定,先是媒人斟酒,新郎饮上一杯,再是阿姨或者舅母斟酒,新郎各饮一杯,最后丈母娘斟酒,新郎方能下座回房坐富贵。

上高坐之礼两宋盛行,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提及:“婿上高坐为盛礼尔,或有偶不及设者,则相对怅然”。

新郎回新房后,坐于床左侧,与床右侧的新妇同行【正坐富贵】之礼。于此同时,新房门额上预先挂好一新缎,可以想象成有一横幅挂在门额上面,新缎下端一片片撕裂开来,等到新郎入房,围在外面的客人们争夺新缎的小碎布,此谓之【利市缴门红】。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