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宋朝婚俗介绍

宋朝婚俗介绍(2)

日期:2022-06-17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二、纳币

纳币即是六礼中的纳征,又称作“定聘”、“聘定”。宋代的纳币又细分为三个步骤,【下定礼】【下聘礼】【下财礼】,除此之外,还有遇到节庆日的【节序礼】。

纳币之后,便以物质形式确立彼此的契约关系,即使没有婚书,定聘礼成便形同契约,若女方悔婚,受杖六十,“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若男方悔婚,不受刑罚,但聘财不能收回。但《宋刑统》中又提到:“定婚三年以上,无故不成婚者,听离”,所以,若是一方悔婚,双方私下协商好,收了聘财的退回,不必告上官府,也不受刑罚。

(一)下定礼

两家通过媒人往来,择吉日下定礼,并议定定礼数目,数目根据男家的家庭富裕情况而定。

【定礼】包括4个或8个酒瓶,彩缎、金银首饰、茶饼等,北宋、南宋各有不同:

北宋:“(男家)以络盛酒瓶,装以大花八朵,罗绢生色或银券八枚,又以花红缴檐(担)上,谓之缴担红。”

南宋:“若丰富之家,以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及缎匹茶饼,加以双羊牵送,以金瓶酒四樽或八樽,装以大花银方胜,红绿销金酒衣簇盖酒上,或以罗帛贴套花为酒衣,酒担以红彩缴之。男家用销金色纸四幅为三启(三份婚启),一礼物状共两封,名为"双缄",仍以红绿销金书袋盛之,或以罗帛贴套,五男二女绿,盛礼书为头合(盒),共辏十合或八合,用彩袱盖上送往。”

(二)回定礼

女家收到定礼后,将礼盒放在正屋厅堂上,备上香烛、酒果,告祝天地祖宗,然后请夫妇双全者挑巾开启。

女家须在当日回礼,【回礼】有:紫罗及彩色缎匹、珠翠须掠(即胡梳,梳理胡须的小梳子)、皂罗巾缎、金玉帕环、七宝巾环、箧帕鞋袜一类的女工,以及原定礼中一半的茶饼、果物、羊、酒,除此之外,还需回送一对回鱼箸。

【回鱼箸】以空酒樽一对,投入清水,放入四尾金鱼,再插入箸(筷子)一双、葱两株。回鱼箸象征夫妇生活如鱼得水,若富家官户,多用金银打造鱼、箸,彩帛作出生葱,挂在酒樽外回礼。

最后,附上定礼婚启的正式答复,以及回礼清单(礼物状)。

(三)下聘礼

两家通过媒人往来,男家择期向女家送聘礼,送聘礼之前,男家先请媒人拿鹅、酒(代替古时的大雁)或羊、酒(取吉祥之意),告之女方送聘日期。

与定礼相同,聘礼多为【新妇生活所需品】,数量无具体规定,根据男方富裕情况而定。以《梦梁录》为例,此处罗列南宋时期【聘礼】数目:富贵家:多备金钏、金镯、金披坠的“三金”礼;一般人家:没有金器的,可以用银器替代;官宦家:除了备三金礼外,还需准备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缎红长裙、或红素罗大袖,珠翠特髻、珠翠团冠、四时冠花、珠翠排环等首饰,以及上等彩缎匹帛,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

(四)回聘礼

女方收下聘礼,一般不作回礼,但若是女方家境富裕,也以礼物回之,以示排场。回礼多为【新婿生活所需品】,包括布匹、文房四宝、为新郎作的女工等,例如:“绿紫罗双匹、彩色缎匹、金玉文房玩具、珠翠须掠(即胡梳)女工等,如前礼物”。

(五)下财礼

财礼简而轻,男家向女家“送官会(纸币)银锭”作为财礼,财礼中有一定的货币,作为女家置办嫁妆的补贴,经济一般的人家,则送彩缎“一二匹,官会一二封,加以鹅酒、茶饼而已”,贫寒人家,拿不出财礼的,则“以首饰衣帛,加以楮物送往,谓之兜裹”。

(六)节序之礼

纳币过程中,除了三礼之外,遇到节庆日,男方还需送节物、首饰、以及羊、酒、果一类的节序礼,数量也无具体规定,随家奢俭,女方则多回以女工巧作之类。

总得来说,纳币之礼重财物,南宋尤重,以《梦华录》及《梦梁录》为例,北宋的《梦华录》就没有聘礼、财礼的记载,而哪怕是定礼作比较,不管是下定礼,还是回定礼,南宋的礼物数目中都增加了珠翠、首饰、金器,比北宋更为奢华。

另一方面,纳币三礼中倾向于女方作回礼,回礼数目也并不比男方轻简太多,再加之定贴中的奁资(嫁妆),包含奁具(珠宝、首饰、货币)和奁田(随嫁田),具体包括房奁、首饰、金银、珠翠、宝器、动用、帐幔、随嫁田土、屋业、山园等详细嫁妆,奁资重于聘财,嫁女的经济负担重于娶妇。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富贵家讲究排场,通过娶妇、嫁女来显示财力,另一方面,南宋经济较北宋更为繁荣,商品经济活跃,商人数量空前,逐财、重利之风也弥漫在社会中,具体原因会在以后一一分析。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