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美洲历史 > 美国教育史的发展

美国教育史的发展

日期:2017-10-0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教育的传统在历史中逐渐形成,以下是古宫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国教育史的发展,希望能帮到你。

美国教育史的发展

  二战前美国教育的演进

  教育的移植时期 从17世纪至独立前是殖民地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基本上是宗主国教育模式的移植,而且是从民办教育开始的。来自欧洲各国的大量移民,不仅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同时也带来了祖居地的教育模式。当时的教育主要受教会控制,教派林立,各自为了扩大势力,争办自己的学校,其热情不下于修建教堂。这些因素,构成了这个时期教育的一些重要特点,有的成为传统一直影响到现在。

  (1)移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办学,在不同的移民区有不同的教育模式。但从全局来看,主要还是英国模式的移植。小学有教区学校、妇妪学校、民众和教会合办的城镇小学,中学主要是拉丁文法学校,学院则刻意模仿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2)宗教的目的就是教育的目的,各教派办学校,为本教派服务。“来自酉欧和北欧的移民带到13个殖民地来的文化教育系统,从本质上看都是宗教的。”当时的“3R”是指读、写、宗教(reading, writing,religion)。

  (3)“上学与不上学的人的区别就是阶级的区别。上等阶级的子女可接受尽可能得到的教育,直至读完学院;贫穷的和下等阶级家庭出身的子女受不到正规教育,很早就得学艺谋生。”

  殖民地时期的教育情况并非全部都是墨守英国模式,这可从下面两项改革中得到证明。一是1674年《祛魔法案》的制定。马萨诸塞州率先制定法令,动用部分税款维持学校,责令家长和雇主担负起儿童教育的责任,否则科以罚款。这是美国公立教育的先声。二是18世纪中叶,富兰克林在费城创办了一所文实中学。它兼顾升学和实用的要求,适应了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的需要。变革反映出美国教育开始向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些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又形成新的传统。

  教育的改造时期 美国独立后至南北战争前,是教育的改造时期或教育制度的初创时期。1814年抗英战争胜利后,美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开始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公立学校运动的开展 为了有效地培养新型劳动力以适应经济发展,为了把千百万各不相同的移民熔炼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之中,巩固新生资产阶级政权,迫切需要建立平等、免费、不属任何教派的公立学校来普及教育。于是19世纪20年代开始掀起了一场席卷美国北部和中西部的公立学校运动。同时也带动了师范教育和文实中学的发展。文实中学到19世纪中叶,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拉丁文法中学,成为这个时期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公立学校运动是美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奠定了教育制度的基础,改变了教派控制中小学的局面,加速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州立大学的兴起 在联邦政府的鼓励下,各州大力兴建州立大学,到南北战争前,全国27个州已有25个州建立了州立大学,改变了教会垄断高等学校的局面。

  这时美国教育制度已有了基本轮廓,但尚未形成体系。

  教育的创新时期 从南北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美国教育的创新时期。南北战争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此后,美国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促进,使美国成为一个工业巨人。各级各类教育迅速而系统地发展起来,终于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制度。

  教育地方分权制的确立 1868年联邦政府设立中央教育机构。它只负责搜集印发统计材料与情报,管理联邦教育经费,对各州教育系统提供咨询和帮助。州教育委员会依照州教育法实施教育,州下面设学区作为地方教育当局,从此,形成了地方分权制。

  公立中学运动的发展 1821年,在波士顿建立了美国第一所公立中学,经费由地方居民纳税维持。1827年马萨诸塞州制定教育法令,规定每一城镇满500户居民设中学一所,后来各州纷纷仿效,于是形成了公立中学运动。公立中学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普及义务教育,到1919年各州都普及了8~12年不等的义务教育。

  中小学学制改革 中小学学制改革是这个时期的重大成就。四年制公立中学发展起来以后,与八年制初等学校构成八四制,但是这种学制不符合儿童和少年的身心特征,不适应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屡遭批评。1893年全国教育协会聘请的“十人委员会”的报告和1899年“十三人委员会”的报告,都提出以六六制取代八四制。1909年以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创建初级中学为开端,形成初级中学运动。中学逐渐分成初中和高中两段,各为三年。至40年代,六三三制已成为美国中小学的主要学制,并对别国产生很大影响。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了第二次技术革命,需要劳动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此,国会于1917年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规定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把传统的专为升学作准备的普通中学,大量改成兼施升学和就业双重职能的综合中学。该法标志着美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新阶段。

  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在南北战争后有两种发展趋向。一是继续讲求实用原则,努力兴办切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学院。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规定由联邦政府拨给土地辅助各州兴办农业和工艺学院,培养工农业专业人才,这种学院通称为赠地学院。这是美国从本国实际出发所独创的,它对美国工农业的发展贡献很大。二是在欧洲大学重视学术的影响下,努力发展专注学术研究的大学。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先创办研究院,学习德国办大学的经验,强调教学和科研统一。学术性大学的发展,提高了美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形象。公立大学的发展改变了私立高等学校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的兴起,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创举。19世纪末,由于中等教育的普及,要求进一步升学的人数大量增加,初级学院应运而生。1902年伊利诺伊州乔利埃特首创公立的初级学院。这种学院植根于社区,为社区培养专门人才,亦称社区学院。它们能适应美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构成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并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开创了新局面。

  这时美国教育制度已经定型,并朝着系统化和多样化发展。

  二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

  第二次大战后至现在,是美国教育大发展和大改革的时期。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为保持其地位,要求教育能为其在各方面增强实力服务。这就是战后美国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和宗旨。战后50年美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体框架是:发展数量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教育民主化”;同时,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培养第一流的人才。

  《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 1944年通过此项法律,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该法规定由联邦政府供给退役军人入学者以学费和生活费。到1951年底,共补助800万就学者,其中进入高等学院就读者235万人,进入中等学校就读者342万人。

  《国防教育法》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试验成功,震惊了美国朝野,各界人士惊呼美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苏联,而科学技术落后是教育落后所致。为了取得科技竞争的领先地位,1958年9月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该法案的有效期于1964年和1983年两次被延长,范围亦有所扩大。

  生计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是1971年由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的,也称为“马兰计划”。该计划要求以职业为中心,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并把这种教育形式贯彻到小学、中学甚至高等学校的所有年级中去。生计教育并不是特殊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而是使普通学校中的学生学习职业上的知识技能,了解职业生活。1974年国会正式通过了《生计教育法》,提供五年的拨款,推进这项计划。

  “恢复基础运动” 由于60年代的改革不成功,到了70年代中期,美国学校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已低于“卫星冲击”之前。公众对学校的信任降到最低水平,各界强烈呼吁,要求“恢复基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到1978年,有40个州制定了“最低限度能力标准”,规定了学生升级和毕业时至少应达到的水准。各州大都采取有选择接受的态度,全面接受的很少。

  《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进入80年代以来,教育界认为恢复基础运动,只不过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教育质量持续下降的局面,“最低限度”实际上变成了“最高限度”。1983年4月由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报告认为,必须把教育放在直接影响美国国际地位高低、国际竞争成败的高度来考虑,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各界参与和支持教育事业,对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即“重建学习体系”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报告提出的改革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奏响了面向21世纪改革的序曲。

  跨入90年代,两届总统相继提出教改方案,正在广泛开展改革。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