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美洲历史 >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是谁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是谁

日期:2017-05-1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美国独立宣言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这一天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那么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是谁?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阐明,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庄严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脱离英国而独立。通过《独立宣言》的这一天,成了美国人民永远纪念的节日,即美国独立日。

  《独立宣言》这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文献,是由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

  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年)于1743年4月13日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沙德威尔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1760年入威廉-玛丽学院学习数学、哲学和文艺,1762年毕业后又学习法律5年。1769年,他当选为弗吉尼亚州议会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家的生活道路。1774年,他写成《英属美洲权利综论》,认为殖民地人民也拥有人类的天赋权利,有权脱离他们所属的国家而建立新社会,确立了他作为政治思想家的理论取向。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杰斐逊作为弗吉尼亚代表参加1775年5月在费城举行的第2届大陆会议。会议指定杰斐逊和富兰克林等5人组成委员会起草《独立宣言》。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一致认为杰斐逊是起草这个文献的最好人选,因为他享有文笔犀利的名声,而且他代表了南部殖民地中最有影响的弗吉尼亚。于是宣言是由杰斐逊执笔,富兰克林和亚当斯略加修订而成的。

  1776年秋,杰斐逊任弗吉尼亚州议会法律委员会委员。他投身于立法的改革工作,提出废除《长子继承法》和《续嗣限定法》等封建性法令,提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1779年,杰斐逊担任弗吉尼亚州州长。1781年辞去州长职务,退居蒙蒂塞洛私邸,写成了《弗吉尼亚札记》一书。1786年他接替富兰克林出任驻法全权公使。一天,他去法国外长的公寓拜访。外长问:“您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杰斐逊谦逊地答道:“是接替他,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他。”

  1790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任命杰斐逊为美国第一任国务卿,是他组建了美国国务院。在内阁中,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发生了政见上的分歧。汉密尔顿政策的支持者最终聚集在一起成立了联邦党,杰斐逊政策的支持者则联合起来成立了民主共和党(该党最终以民主党而著称于世)。在1796年总统选举中,杰斐逊得票数仅次于亚当斯而当选副总统。1800年总统竞选时,杰斐逊击败总统亚当斯而当选美国第3任总统。人们称杰斐逊的胜利是1800年革命,标志着联邦主义的衰败和共和主义的兴起。他在1801年3月4日发表的就职演说,是阐述民主哲学的经典之作,哲理与文采相得益彰,堪称不朽之作。在杰斐逊任职期间,他派人赴法国谈判,以期购买新奥尔良和西佛罗里达。当时,拿破仑正同英国作战,急需战争经费,便答应了条件,出售了从密西西比河到洛基山山脉的一大片土地。这宗地产交易,经过讨价还价,终于以3美分一英亩的价格成交。这一宗买卖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1805年3月4日,杰斐逊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并签署法律禁止从国外输入奴隶。

  1808年,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即将期满,他决定不再参加第三次竞选,为华盛顿树立的先例增添了光彩。杰斐逊于1809年卸任后,致力于创办弗吉尼亚大学。他亲自指导施工,制订课程,挑选教员,并担任第一任校长。弗吉尼亚大学于1825年开学。

  美国近代哲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哲学上。杰斐逊在政治哲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发展了自然法理论,把洛克所主张的人们根据自然法而享有的不可剥夺的3种权利——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中的“财产权”改换为“追求幸福的权利”。他发展和丰富了人民主权学说,具体阐明了如何运用这种学说,并由此导出人民革命权学说。他主张在普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代议制的、三权分立又相互制衡的、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民主共和国。他提出建立以小农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方案,把发展人民教育、启发人民思想作为维护民主政治的必要措施。他认为奴隶制违反了人类天赋的生存权和自由权,主张废除奴隶制。杰斐逊促进了美国社会的民主化,被称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传统的奠基人,他和华盛顿、林肯并称为美国三大伟人。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