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美洲历史 > 美国梦一队的历史

美国梦一队的历史

日期:2017-04-27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美国梦一队是美国的一个国家球队名称,球队成名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有乔丹、约翰逊、巴克利等成员。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美国梦一队的历史。

  美国梦一队历史介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闻名世界的“飞人” 乔丹、“魔术师” 约翰逊、 巴克利等人率领第一届“梦之队”冲击奥运会赛场。8场比赛兵不血刃,每场比赛总分都超过100分,没有任何对手能和“梦一队”面前得分超过87分,最终8场全胜。场均领先对手高达恐怖的43.8分,套用“ 梦一队”主帅 查克·戴利的话来说:“我不请求暂停,用此方式来表达我对球员们的尊敬。”梦一队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对全球观众的震撼和对世界篮球的影响是用语言所无法形容的,成为当年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们的阵容是至今为止最为强大、豪华和经典的组合。球队有三名时代巨星,分别是80年代的“黑白双雄”大鸟拉里· 伯德、魔术师约翰逊和光耀整个90年代的飞人乔丹。另外NBA八名巨星皆是当时的顶尖高手,惟一一名不是NBA球员的是大学生莱特纳,他是1991—1992年NCAA的 最有价值球员,在参加梦一队时,他已经被NBA选秀大会挑中。八场比赛,梦一平均每场得分117.3分,每场狂赚对手43.8分。这个梦之队被认为是最正宗的经典之作,此后历届梦系列球队都远不如梦一呼声之大。

  美国梦一队成员自1992年以来,历次的美国国家男篮几乎都由NBA球员组成,因此被冠以“ 梦之队”称号。“梦之队”是人们对1992年西班牙 巴塞罗那奥运会以来的美国篮球队的昵称。由于从这届起,美国NBA职业联赛派出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职业选手参赛,因而被称为“梦之队”。以前的奥运会是非商业性质的体育赛事,所以很久以来是禁止NBA这种商业联盟下的职业球员参加的。

美国梦一队的历史

  而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这种禁忌被打破,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就组织了那一届由“飞人”乔丹和“魔术师”约翰逊等人领军的美国队.他们技艺超群,所向无敌.使得那年的男篮变成了一场没有悬念的表演.后来人们称这支球队为梦之队(无什么一、二之说).从那以后美国相继组织NBA球员成为 美国国家队,又有了梦二、梦三之说。

  第一支梦之队是由迈克尔·乔丹,拉里· 伯德,埃尔文·约翰逊组成的"梦之一队。在这支球队中,每个位置都有至少一个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选手。在一支球队中同时拥有这么多出类拔萃的选手是前所未有的!尤因、 马龙和巴克利无穷的力量,乔丹、皮蓬和德雷克斯勒超人的爆发力, 罗宾逊敏捷的速度和灵活的头脑,"魔术师"约翰逊和斯托克顿在处理球上的巧妙和创造性, 穆林绝妙的投篮……加上大放异彩的"大鸟"伯德的全面技术,这样一支由NBA明星球员组成的奥运大军当然会打遍天下无敌手。值得一提的是,其主教练达利和助理教练沃尔金斯也已经被选入名人堂。所以无论是从球员的才能还是从教练层的水平上看,"梦之一队"都是历史上最强的。

  狭义上的梦之队(Dream Team)通常是指那支在1992年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上最终夺得金牌的美国男子篮球队。由于这支球队囊括了当时NBA几乎所有的顶尖篮球员,因而被后来的人们称为体育历史上最强大的一支篮球队,也就是梦一般的球队。

  当然,这支梦之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国际篮联(FIBA)的帮助。1989年,国际篮联(FIBA)更改了原有的参赛规则,首次允许职业球员参加国际篮球赛事。因此,美国篮协随即从NBA中招募了大量优秀球员,组成了一支全新的美国国家男篮。

  此后,这支球队在美洲区预选赛中六战全胜,让全世界领略到了美国篮球的威力。因此,梦之队也终于成为了美国男子篮球的代表,得到了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机会。

  与此同时,广义上的梦之队则是指1992之后,代表美国征战世界篮球锦标赛,以及奥运会的历届美国男子篮球队(注:参加1998年世界篮球锦标赛的那一支一般不认为是梦之队)。

  事实上,梦之队从一定程度上见证了美国人的自大与骄傲,因为并非任何一支美国队都可以称之为梦之队。随着国际篮球水平的迅猛发展,美国篮球已经失去了以往的统治地位,如果不想让梦之队成为笑话,美国篮协要做的还有很多。

  梦之一队:乔丹美名传遍全球 巴塞罗那演绎篮球传奇。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