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朝历史 > 你信吗?“凄惨”的南宋皇室甚至不如百姓家

你信吗?“凄惨”的南宋皇室甚至不如百姓家

日期:2019-07-04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先说第一代皇帝赵构。

宋朝时不时各地赔款,于是乎,国土不到100万了,国库更是不剩分文。国库没钱了,怎么办?于是乎,金兵给出折中方案:用女人顶账。具体标准是:以帝姬、王妃一人准(抵顶)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帝姬是皇帝女儿(公主),王妃帝媳,宗姬是郡主,族姬是县主。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的生母韦贵妃卖了,并与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生了两个男孩。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的原配邢秉懿也卖了,天会九年为金太宗生子........赵构穷到祖宗八代的女人都卖了,卖母、卖妻、卖女、卖嫂、甚至侄女也卖的地步恐怕还是第一次听吧?说南宋皇室不如百姓家一点也不过分!

为了取得金人对他的支持,赵构完全忘了靖康之耻。他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遂同金朝签定了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以换取金承认自己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每年除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外,送给金统治者贺正旦、生辰等的礼物也“以巨万计”,只要金朝统治者索取玩好,宋高宗立即下令搜访送去。对其统治区的人民,却巧立名目增加搜括,使南宋的赋税名目比北宋时更多,剥削更加残酷。

在扬州逃跑时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无后。

再说第二代皇帝赵昚。他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

(1)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

(2)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

(3)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银绢从二十五万两、匹改为二十万两、匹;

(4)宋割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予金;

(5)金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员。

委曲求全,却不得天佑。生四子,只剩一脉,且是神经病,不孝子!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大宋江山命悬一线,!赵昚可谓死不瞑目!!

下面说说南宋第三位皇帝赵惇。

出于某种遗传,加上统治集团内部无休止的勾心斗角,一些皇室成员的人格和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赵惇就患上了精神疾病。

两宋历史上患有精神障碍的皇室子弟并不罕见,如太宗之弟赵廷美、太祖长子赵德昭、太宗长子赵元佐和六子赵元偓,他们的死都与心理疾病有关。这或许是出于某种遗传,加上统治集团内部无休止的勾心斗角,一些皇室成员的人格和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

都说无知者无谓!可是,一个疯疯癫癫的皇帝生性懦弱,偏偏又娶了泼悍的皇后!几次被皇后逼进床底下!

丧权辱国+对金的恐惧+精神疾病+泼悍皇后 绝祠,说起来,赵惇活得远远不如平常百姓家!!

下面再说南宋第四位皇帝赵扩。

跟南宋各个皇帝一样,赵扩又签订嘉定和议。主要条款为:金、宋改称伯侄之国,赔偿金朝银30万两、绢30万匹、钱300万贯。

也许遭天谴,南宋第四位皇帝赵扩还是绝祠。

南宋的第五位皇帝赵昀。以南宋称臣,割让长江以北之地,纳岁币银20万两、绢20万匹的条件议和,忽必烈不战取胜,赵昀依然绝祠。

南宋的第六位皇帝赵禥。

赵禥天生体弱,手足发软,很晚才会走路,七岁才会说话,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孱弱无能,其荒淫甚于理宗。

宋朝宗室人丁单薄,从宋朝宗室居然只能挑一个弱智儿做皇帝,连百姓家都觉得宋朝皇室可怜!

按说赵禥总算生了三个儿子,可惜三个儿子都绝祠。

南宋第七位皇帝宋恭宗,谢太皇太后抱着小皇帝宋恭帝出城向元军投降,后被处死,绝祠。

南宋第八位皇帝赵昰,在元军追击中受惊而死,终年11岁,绝祠。

南宋第九位皇帝赵昺,1279年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绝祠。

“南宋”一朝是从头到尾的窝囊废,丧权辱国,千夫指骂;“南宋”一朝惨遭天谴,所有皇帝皆绝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也许丧权辱国罪恶深重,死后还不能续罪。南宋所有帝王和后妃的陵墓,被一个叫杨琏真珈的僧人盗发,理宗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所以还未腐烂,盗墓者便将其尸体从陵墓中脱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理宗头颅割下,并制作成饮器,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统治者,其躯干则被焚毁。其它尸骨则抛撒一地。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