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欧洲历史 > 苏联对日本的最后战役

苏联对日本的最后战役

日期:2017-04-26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二战期间苏联对日本的最后一次战役发生了什么?下面是古宫历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苏联对日本的最后战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苏联对日本的最后战役:

  俄罗斯把苏联战胜纳粹德国的5月9日定为胜利日,并将举行盛大阅兵式,但对于整个二战而言,战胜纳粹德国并不意味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

  1945年8月9日,在中国军民的协助下,苏联红军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决定性一击,甚至在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仍有残余日军在多个要塞中负隅顽抗,直到8月30日,牡丹江附近东宁要塞的枪声才彻底停息下来,宣告二战最后一役的结束。

  1、苏联将计就计争取调兵时间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承诺,苏联将在纳粹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向日本宣战,此前苏联和日本出于各自的战略需要,一直依靠1941年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保持“冷和平”,但双方都清楚,一旦战略形势有变,这份条约就不具有约束力。

  1945年4月5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宣布苏联单方面废止《苏日中立条约》,这其实是苏联即将开战的危险信号,但日本高层认为该条约的废止似乎有深层含义:“如果日本提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新条约,苏联就有可能取代纳粹德国成为日本的强大盟友”。

  于是日本提出以实质利益来换取苏联调停战争的方案,6月7日,苏联驻日大使马利克向莫斯科汇报:“作为对苏联与日本续订新协定的条件,日本愿意向我国归还在1905年俄日战争期间占领的南萨哈林岛,甚至可向我移交整个千岛群岛。”

  斯大林获悉日本政府的用心后,决定用“外交太极”为向远东调派兵力争取时间,这种做法收到奇效,甚至到了7月26日,中美英发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也宣布赞同公告精神之际,日本政府仍然希望苏联能帮助“降低投降条件”。

  以对日交涉为掩护,苏联红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远东战役的准备,在拟订作战计划时,苏军总参谋部拿出三个作战方案,即登陆日本本土、进攻中国关内和闪击满洲。

  此时日本本土集结着约200万陆海军主力,苏军缺乏执行战略性登陆战役的能力,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而关内日军没有密集的集团,同时苏军只能沿着蒙古乌兰巴托至中国张家口方向出兵华北,道路难以通行,也无法给予日军决定性的打击,只有满洲,那里云集了70多万关东军,是日军在中国最密集、最强大的作战集团,苏军确信,如果迅速消灭关东军,将使日本失去陆军最精锐部队,击碎日本继续战争的意志。

  当时,苏军在远东只有不到40个师的兵力,这些部队沿着1400多公里的边境线分散部署,而且装备陈旧,为此,从1945年5月至7月,约有13.6万节车皮满载人员和物资开赴远东,在赶往东方的部队里,许多对德作战英雄部队都名列其中,它们大都有突破德军筑垒地域的经历,对付日军在边境设置的防线非常有经验,同时,远东部队各坦克旅的第1坦克营全都换装新式T-34中型坦克,战役突击力量得到显著增强。

  1945年8月,苏军在远东集结了150多万人、2.6万门火炮、5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外加3800多架战机,7月30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成立远东苏军司令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被任命为总司令,所有战争准备都已完成。

苏联对日本的最后战役

  2、苏军主力势如破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次日凌晨,百万苏军的滚滚铁流冲向日军阵地,尽管当天多数突击地段正下着大雨,让苏军机动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也掩护了他们的行动,苏军战士冲入前线日军哨所时,日军士兵大多还没从睡梦中清醒过来,有些人甚至以为“日军的增援部队来了”,全线进攻不到一小时,苏军就占领日军前沿地区的所有哨所。

  苏军随后继续推进并扩大战果,在西线,由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外贝加尔方面军在中蒙边境的旧楚鲁海图伊村强渡阿尔贡河,开始向满洲纵深挺进,而在东线,苏联远东第1、2方面军强渡黑龙江、乌苏里江,向绥芬河、牡丹江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对哈尔滨、长春展开“向心攻势”,由于苏军摩托化纵队的快速穿插,丧失纵深防御地带的日军一路溃败,士气低落。

  3、要塞区拉锯战最为惨烈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