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周朝历史 > 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周朝 仅用一天就夺取殷商政权

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周朝 仅用一天就夺取殷商政权

日期:2017-04-06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越是远古的史迹,越难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武王伐纣的事实,仍然包围在种种迷雾和争论之中。现在我们借助历史学家的工作,尝试追寻武王伐纣的历程。

牧野大战要图


(图)牧野大战要图

公元前 1046 年周历一月癸巳,周武王率军从镐京出发,行军二十五天,到达盟津(今河南孟州),渡过黄河。在这里,周武王会合前来襄助的诸侯国军队,誓师出发,经过怀(今河南武陟)、共、戚、百泉(皆在今河南辉县),六天后,到达了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郊外的牧野。二月甲子日清晨,周武王诰誓全军与商王纣的军队展开了决战。

关于这场战役,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战斗非常惨烈,双方士兵血流成河,都能将木棒浮起来;另一种说法是商军前徒倒戈,引领周军攻入商都朝歌,并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发现了周武王手下一个名叫利的官员所制作的一件青铜器——利簋,它的铭文也许可以告诉我们一些事实。利簋的铭文明确说,武王在甲子日的早晨伐商,晚上就占有了商。战斗在一天之内就结束了。一天之内就结束的战争,大概不会太过激烈。在战争之前,民心向背,已经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走向。

进入朝歌后,周武王举行仪式,宣布接受天命,取代商王朝的统治。他诰誓商人,声称是商王纣的残暴统治使上天改变了心意,他诛伐的只是纣一人,而非全体商人。他希望商人接受周人的统治,安居乐业。

针对商王纣的暴政,周武王做出了一系列举措:释放箕子,释放被纣关押的无辜百姓,修葺比干的墓地,修缮商贤人商容居住的闾里,发放钱财,开仓放粮,赈济贫民等。回师途中,他“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将战马放于华山之阳,将拉战备物资的牛放牧于桃林之墟,收拾起干戈,解散军队,向天下宣布从此不再用兵。

天命靡常,唯德是依——小邦周打败大邑商的历史启示。后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人为祭祀祖先铸造的。商人认为天命神祇决定现实的一切,他们要做的就是诚心地进奉神灵。他们每天都在为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不厌其烦地进行着一遍又一遍的占卜,探寻着神灵的意思,对神灵进行丰厚的献祭。

笃信天命,直到商王朝灭亡的那一天也没有变。

利簋


(图)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

牧野决战历时仅一天,周王朝的胜利看似摧枯拉朽、势不可当。事实上,牧野决战中,周武王率领的周师只有兵车三百乘,精锐勇士三千人和佩带盔甲的士兵四万五千人。而商王纣组织了七十万大军应战。

《荀子 · 儒效》上说,周武王出兵伐纣时,以兵家忌讳的日子出兵,出兵的时候东面而迎太岁,军队到了汜水遇上河水上涨,到了怀地河水泛滥,到了共头山体崩摧,出现了一系列不吉利的自然现象。周武王的弟弟霍叔说:“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这个记载其实是周人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不是周武王、周公等人的坚持,这次出兵可能就会半途而废了。所以能在一天之内就攻进朝歌,迫使商王纣自杀,这件事对于周人来说本身就是个奇迹。

周人一直称自己为“小邦周”,而称商为“大邦殷”“大邑商”。和当时繁盛的商文化相比,克商之前的周文化乏善可陈。小邦周打败了大邑商,看似强大的商王朝轰然倒地,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周人的思考:什么是天命?号称掌握着天命的强大的商朝为什么会灭亡?天命是可靠的吗?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慆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强御多怼。流言以对,冠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诗经 · 大雅 · 荡》

在这首名为《荡》的诗里,周人借文王的语气给出了答案:天上的上帝,是下民的领袖。天生众民,为民立君。上天看中了你们殷商的德行,降天命于你们身上。可是你们自己咆哮于中国,敛怨以为德。所以上天改变了天命,毁灭了你们的王朝。你们的灭亡是咎由自取,怪不得上天。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