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东迁洛邑朝臣们怎么看
对于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天下诸侯们是非常反感的,因此对周幽王经历镐京城破,身死于乱军丛中,也不过就是成为一种正常的过渡而已。周人依然需要一代新的天子,周幽王的嫡长子姬宜臼成为众多诸侯们的选择,姬宜臼成为新任周天子,在残破的镐京城中宣誓就职,他便是东周的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公元前771 年的秋天,镐京城中断壁残垣,冷漠的风吹得异常呜咽。周平王第一次临朝,天下诸侯们共同朝贺,各种繁复的仪式和章程,各种严肃的礼步和鞠躬,一切显得是有模有样。镐京城破虽是申国勾结犬戎而致,但起因却是周幽王宠幸褒姒,妄杀贤臣,昏乱治国,乱政后宫,导致姜后废黜,嫡长子姬宜臼被驱逐出王城。
姬宜臼对父亲周幽王的情感是复杂的,在姬宜臼的朋友圈中,绝不会出现任何对周幽王的褒扬之词,如今坐在这座只剩残壁断垣的王宫中,姬宜臼只能以天子之名,认真的分析总结父亲的错误。舅舅申伯虽是这场乱局中的重要人物,但其引入犬戎为诸侯所不齿,因此申伯对周平王即便是有功,也不可重赏。
而那些反对过周平王的臣子,就是那些站在周幽王和褒姒的阵营里的臣子,比如虢石父、尹球等臣子虽已死,在周平王赏功罚过的朝会时,皆给与了追贬。而陪伴和保护周幽王直至牺牲的郑伯友则被赐田千亩,晋文侯、秦襄公、卫武公等皆有重赏,晋文侯获封河内之地,秦襄公则升级为伯爵,卫武公则为朝中司徒,常伴天子左右。
但周平王的这个时期,王朝政治并非稳固,比如就有虢氏家族扶持周平王的弟弟余臣为天子,是为周携王,这即使西周灭亡而后的二王并立阶段。更重要的是犬戎部族大军并未完全撤离,在周王城周边频繁骚扰,是所谓连月烽火不绝。在周平王的眼中,当年繁华富庶的王宫之城已是相当凄凉,哪里还有天子的样子,就生出迁都之意。
当周平王在朝会中提出“昔王祖城王、既定镐京,又营洛邑,此何意也?”懂事的群臣皆是揣摩出天子的意图,众口齐声道:“洛邑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适均,所以成王命召公相宅,周公兴筑……每朝会之年,天子行幸东都……便民之政也”,群臣们的回答已是跟周平王想要提交朝会讨论的迁都之意不谋而合。
这些文物群臣实际都是认为犬戎之祸,凭借受到严重损伤的周天子家族,很难能够与之抗衡,即便是当年主持“共和执政”的周公的儿子太宰姬咺也认为“迁都于洛,实为至便”。但是朝中还有一位臣子,就认为周平王放弃祖先兴盛之地,而带领贵族子弟们迁徙到洛邑,是忘本的事情,他是谁呢?
当所有人都认为迁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时候,年老的司徒卫武公站了出来,他则认为:“镐京左有肴函,右有陇蜀,拔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洛邑虽天下之中,其势平衍,四面受敌之地……吾王若弃镐京而迁洛,恐王室自是衰弱也”,这种看法可谓有先见之明,此后秦人历经数百年征战,取得镐京之地,终成霸主伟业。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