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朝历史 > 宋朝不定都长安的原因

宋朝不定都长安的原因

日期:2022-01-17 编辑:风音 来源:网络

唐朝之前,我国的首都一直是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到了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一度也想将首都定在洛阳乃至长安,但是最终都没有完成这个计划。宋朝为什么不将都城定在长安呢?这个问题牵涉到漕运与政治两大问题,对于唐宋时期的王朝来说,都是非常要害的问题。

我们现在都知道,北宋的都城是开封,但在开国之初,朝廷确实在为定都长安还是开封而纠结过。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到洛阳巡幸,并有意在洛阳建都,甚至还想着定都长安。为什么呢?这可不是赵匡胤一时兴起,想去模仿唐朝,而是当时的京城开封确实有他的“难言之隐”。

开封处于中原平原地带,好的地方是位于黄河边上,水陆交通都四通八达。坏的地方呢?这地方千里大平原,无险可守。如果在承平盛世,本来无所谓,但当时北宋头顶上有辽代虎视眈眈,对宋代形成军事压制状态,随时可能爆发两国之间的战争。一旦辽军的骑兵跨国边境,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抵国度汴京,无险可守的汴京,根本就挡不住辽军的骑兵。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来说,等于自己让自己门户洞开,把一把利剑悬在了自己头顶上。

不得已,北宋只能把大量的军队囤积在都城汴京附近,而且是越囤越多。汴京附近到底有多少禁军?宋太宗后,现在比较承认的数字开封约有140万人左右,其中禁军及其家属约有70万人,需要粮食600万石。而到了《水浒传》里林冲号称80万禁军教头,80万禁军连同家属算起来,人口数轻松过百万。要养活这么庞大的人群,所需要的粮食也应该在1000石左右。如此一来,禁军给北宋的财政带来多么沉重的包袱,可想而知。宋太祖所谓的“患不在今日,自此去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主要也指的是禁军给中央财政带来的压力。

在汴京开封建都,没有山川地利作为防御屏障,由此带来的以禁军为屏障,则给中央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宋太祖看到了建都汴京的弊端,因此才有迁都洛阳、长安的意思。

特别是长安,简直就是建都的首选之地,历史上西周、秦、西汉、新莽、隋、唐六个统一王朝以及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地方政权都在这里建都。长安地理位置的十分罕见,号称“四塞之国”“天府之国”。“四塞之国”指的是长安南有秦岭,北依黄土高原,东边有函谷关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长安具有天然的屏障。“天府之国”指的是长安地区处于关中平原,由渭河、泾河冲净灌溉的平原地区物产丰厚,可以自足自给。这样的地方进可攻、退可守,是难得的战略要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刘邦屡败屡战灭项羽,靠的都是在关中的根据地。

但长安也有个问题,关中地区的地力毕竟有限,作为国度来说要满足百万人口的粮食供给困难,越到唐代中期这点显示得越明显。如果通过水路漕运来供给长安的粮食物资,在黄河三门峡一段常常遇到水患,常造成物资短缺。所以,唐代才在洛阳建立东都,方便通过水路漕运来维持京城国都庞大的消费人口。

为什么宋朝在定都时候选择汴京开封?主要还是考虑到京城物资供给的问题。宋太宗后,现在比较承认的数字开封约有140万人左右,其中禁军及其家属约有70万人,可以说,整个开封几乎都是围绕禁军而建立的,140万人每年需要消耗的粮食大约要600万石以上,这600万石的粮食运输主要依靠大江大河的水运,而开封毗邻黄河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所以,当宋太祖赵匡胤提出要迁都洛阳、长安时,赵匡义及大臣跳出来反对的主要理由就是迁都后几十万禁军的供给没法保障。也就是说,在宋初大臣们的眼中,供给禁军们的物资给养是考虑都城选址的最重要因素。

但这样一来,其实就走向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开封无险可守,所以要聚集绝对优势的兵力守卫京城,将这些禁军视为都城的“自然屏障”,形成所谓的“强干弱枝”状态。如此一来,就越发依靠汴京的漕运作用,让天下的物资都通过漕运汇聚在汴京,也就是宋太祖所说的“天下民力殚矣”,全国的物资都要用来保障京师的国家安全,汴京的地位也就越重要,所需护卫的禁军数量也就越多。

因此,宋代立国百年以来,造成了汴京的变态繁荣,这个繁荣是建立在错误的国家战略上,让全国的人民来供养一个首都,这个首都看似越来越繁荣,守卫的军队越来越多,实际上则是虚假的繁荣,虚假的强大,一旦首都被攻陷,整个北宋王朝也就土崩瓦解了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