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朝历史 > 宋朝男子喜欢簪花的原因

宋朝男子喜欢簪花的原因(2)

日期:2022-01-08 编辑:风音 来源:网络

事实上,当时的文武百官都为能得到皇帝钦赐的花而感到倍儿有面子,也被视为无上的荣耀。这一惯例从唐代的史料中也可以找出不少例证。

除此之外,文人雅士的推崇,比如流传久远的“四相簪花”的典故,讲的便是当时在扬州为官韩琦,在宴会上和在场的王安石等四人,共同簪花,插戴了当地同一枝上开的四朵有名的芍药,芍药也称为“金缠腰”,后来都做了宰相的故事。这个故事更增添簪花的祥瑞之兆。

自然没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规矩,于是在民间贩夫走卒、优伶歌妓甚至死囚、狱卒都争相效仿,并且簪花的品种也随着时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也就是说,但凡花儿娇美地绽开在了宋人的视线里,可能都免不了被“簪”的命运。如此,簪花也在宋代流行开来,不管是节日、婚庆嫁娶、还是祝寿、探花都少不了簪花的参与。

其三,簪花者本色与性情的流露。

一般而言,喜欢簪花者往往有着风流倜傥的性情,或者旷达豪迈的气概。最经典的例子可能就是被称为“诗神”的苏东坡“簪花醉归”了。苏轼是豪放派诗词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位伟大的诗人,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狂放胸襟,也有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似水柔情,同时他还富有生活情趣。他的一首《吉祥寺赏牡丹》一诗,便是用短短二十八个字写出了这位大诗人的生活情调,且看: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在熙宁五年的五月份,当时的苏轼正担任杭州的通判,在二十三日那天,苏轼和一群好友一起到吉祥寺赏牡丹,赏花到了兴会处,便饮酒助兴,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对大诗人苏轼来说,如果少了赋诗,简直是无法想象。于是诗人脱口吟出了这首好词,用了反客为主的对写手法,写出了这样令人捧腹的场景:放浪形骸,豁达不羁的官员,头上戴着牡丹花儿,略带羞涩,又酩酊大醉,一路东倒西歪,跌跌撞撞回去,引得路人卷起珠帘,争相观看开怀偷笑。

没有护卫随从,也不用担心被质疑不务正业,有的是官民同乐的清明风气和为官者诗意浪漫的生活态度。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鲜活而鲜明地展示于世人面前。如此景象,又如何不引人神往啊!

总的来说,根据资料显示,宋代男子簪花已经是蔚然成风,集中展示时,则盛况空前。可以说,簪花文化渗透了宋人生活的很多层面,即时放宽到整个人类的花卉文化史上,能像宋朝男子一样把花戴到如此登峰造极的程度,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家。也因此,簪花成为了今天的人们研究和了解宋代社会风俗的一扇斑斓的窗口。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