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三星堆遗址发现过程

三星堆遗址发现过程

日期:2022-06-14 编辑:hez 来源:网络

三星堆文明是中国最具神秘色彩的,没有任何直接的历史记载过这个文明,每年从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和铜像也是数不胜数,铜像们的型态也是非常奇特。那这个三星堆到底什么时候发现的,是怎么被发现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

三星堆遗址发现过程

1929年清明时节,川西平原上,人们忙着耕耘,广汉县南兴镇真武村农民燕道诚鸡叫三遍就起床了,儿子燕保青、孙子燕明良陆续被叫醒,祖孙三人扛着锄头、牵上水牛下地了。

他们来到离家不到1里地的堰沟旁,掏深堰沟,安装水车,车水灌田。水车启动了,白花花的清水泼洒下来,欢快地奔向田野。这时,朝阳探出了脸,俯视大地,祖孙三人忙躲到大树下乘凉。

突然,燕道诚发现清流变黄了,经验告诉他遇到龙窝浅了,水供应不上,刮到泥底了。他马上告诉儿子燕保青,自己也准备去掏泥沟。儿子说:“爹,你休息,我去挖。”

说完拿上锄头跑过去挖龙窝,他挖了几撮箕泥倒在岸上,想再挖深些,就使劲一锄挖下去,只听“咚”地一声,震得他两手发麻,挖到大石头了!接着又挖出几个大石头。

这时,燕保青大声叫起来:“爹,快过来!”

燕道诚把烟袋锅子别腰上走过来,父子两一起挖,地下是一块石板,两人撬开石板,见下面是一个洞,就往洞里一瞧,金光闪闪,把他们吓了一大跳:难道挖到宝贝了?

父亲说:“再往里挖,把洞挖大些,钻进去看看。“

他们终于钻进了洞,发现一个长方形坑道,四周石板砌得滴水不漏。坑里放满玉器,中央放置一堆玉瑗,一层层地有序摆放,下大上小似一座宝塔,最下层的有筛子大,最上层的也有茶碗大,旁边还有玉坠、玉刀、玉璋、玉佩等。

父子两人不知这些玉石的价值,一时面面相觑。儿子拿起两只玉瑗轻轻碰撞了一下,当当的声音很是好听,那余音乐得他眉开眼笑,他问父亲:“爸,这些是啥东西?”

父亲没有吱声,但心里紧张,他知道这不是一般的东西。他拿起一支玉瑗在洞口灯光下瞧了瞧,又摸了摸,一下惊喜有加,但面上仍镇定,他对儿子说:“快,封洞口。”

爷孙三人匆忙封了洞。燕道诚看了看周围,见无人发现便回家吃午饭了。吃午饭时又派儿孙端着碗去留意那个神秘地方,看有没有人发现。燕道诚吃完午饭,无心车水了,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那些宝贝搬回家而不被人发现。

太阳终于落坡了,燕道诚跟家人打招呼,说晚上有事,并准备好手电、背篓、绳索等。夜深人静之时,一家5口乘着夜色,像做贼一样悄悄地走向堰沟。

他们麻利地打开洞口,将那些玉器装进背篓,飞奔回家,5个人每人来回跑了3 趟才将那些玉器搬完,一共有400多件。燕道诚指挥家人将玉器分藏在床下、猪牛圈、花台土里等,忙到天亮才藏完。

燕道诚终于松了口气,他对全家人再三叮嘱:不准说出去,包括亲戚朋友等,都不能吐露半点消息,否则就要大祸临头!

家里人很老实,严守家教,一点消息都没对外透露。燕道诚在月亮湾村算是个有点文墨、见多识广的庄家汉,他对玉石虽不是行家,却也知道它很贵重。

1年过去了,燕道诚见无动静,就试着拿几件宝贝到成都投石问路,他拿一些当作礼品送给至交好友,还拿出一件玉琮送给驻广汉的国民党旅长陶宗伯,以示友情。

陶旅长不懂这玩意儿,就拿到成都找古董界的朋友鉴别,谁料朋友一见,眼都绿了:“这是哪来的东西?稀世珍宝啊!”陶旅长一听默不作声,心里打着算盘。

陶旅长一回到广汉,就派了一连人,以军事训练为名进驻月亮湾,哪里可疑就挖哪里,顿时到处挖得坑坑道道,洞洞眼眼。百姓们不敢惹这些兵大爷,却也有办法治他们,不久广汉县城满城风雨:“不得了,陶旅长挖的金子、珠宝等用车拉走了”

陶旅长的上司、同僚和密友闻讯跑来,一时间门庭若市,都说要分一点金银宝贝。可怜陶旅长挖了七八天,羊肉没吃到反惹一身骚,任他怎么赌咒发誓都没人信,气得从椅子上跌了下去。

1932年,成都古董收藏家龚熙台称从燕家收购的4件玉器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一时广汉玉风靡,古董商家纷纷去燕家收购玉器,引发中外学者广泛关注。

1934年,广汉县国民政府派葛维汉和林名均两位馆长去广汉发掘,两人带考古队到了广汉,政府又派80名士兵保护现场,这次发掘玉器、陶器600多件,因匪患猖獗,发掘进行10多天就收场了。

两位馆长给郭沫若写信,寄去三星堆照片,郭沫若盛赞,称会有一系列发掘以探四川史前史。50年代起四川博物馆馆长多次率队考察三星堆,称遗址密集“很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

1980年到1986年6年时间考察,取得突破性进展,呵开远古蜀都的大门。1986年7月18日,砖石工人刘光才等人又挖到一个青铜器,考古队连夜发掘,取得惊人成果,取取名二号坑。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珍品,可说是国宝中的精品。权威人士都感叹,看来中国历史要改写,不仅是黄河文明,还有长江文明!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