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日本投降后的政治走向是怎样的

日本投降后的政治走向是怎样的

日期:2017-05-12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编者按:麦克阿瑟1950年元旦的《年头声明》(此时国际形势又生变化,冷战开始形成)公开表明:“宪法的这些规定,无论别人列举多少这样那样的理由,都绝对不可以解释为全然否定我们面对对手发动的攻击时,进行自我防御的不可侵犯的权利的文件。”

  日本天皇1945年8月15日宣布“终战”,随即铃木贯太郎内阁总辞职,皇族东久迩宫出来组阁。按照日本历史学家一般分类法,此时,日本的近代史已告结束,进入了现代。那么日本投降后的政治走向是怎样的?

  1、日本恶劣近代结束,并不容易

  1945年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爆炸,苏联亦宣布对日开战,深夜,日本“御前会议”在宫中位于地下10米深处防空洞里一间大约15坪(一坪等于3.306平方米)的房间里召开,迫水久常记录下此时的裕仁天皇,“陛下步履沉重,满脸通红地走了进来,至今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数根头发垂在他的额头”。

  这次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宣言》,在最后的投票中,接受与拒绝票比为3比5,陆军大臣阿南惟畿的“本土决战”、“一亿玉碎”占了上风,拒不投降在票决中占据优势,裕仁说,“那么,朕说一下自己的意见吧,朕的意见是赞成外务大臣的意见(接受《波茨坦宣言》)”。

  第二天,铃木贯太郎打电报给联合国各成员国,表明准备接受《波茨坦宣言》,在这份电报里,加上了“在不包含要求变更天皇国家统治大权之条件得到谅解的前提下”这一附加了条件的谅解事项。

  8月13日,联合国对该电文所做的正式答复反馈回来,这份复电回应说:天皇与日本政府“subject to”联合国司令官,subject to——日本外务省将其翻译为“置于……控制之下”,而陆军方面则译为“隶属于……”按此译意,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参谋总长梅津以及陆军大臣阿南三人认为,如此将无以“护持国体”。

日本投降后的政治走向是怎样的

  外务大臣东乡认为可以“护持国体”,但铃木与枢府议长平沼商量后,心态发生变化,他们对能否“护持国体”亦持疑问,是否接受《波茨坦宣言》,承认投降,仍有变数。

  8月14日上午,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与阁僚会议联席御前会议,“丰田、梅津两位总长以及阿南陆相仍主张‘玉碎’战法”,此时,裕仁再次表示决定接受《波茨坦宣言》,日本终于认败!在这次会议上,裕仁表示要亲自站在麦克风前面发表讲话,宣布“终战”。

  大江健三郎当时还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后来他回忆在山区村庄听天皇讲话的情景,“大人们围坐在收音机四周,哭着,孩子们集中在外面积满灰尘的路上,低声说出他们心中的疑惑。最令我们困惑和失望的,是天皇居然用人的声音说话……就在某个夏日,那令人畏惧、无所不在的可怕力量突然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叫我们怎么能够相信呢?”

  比大江大三岁的石原慎太郎,听到天皇以凡人的声音在广播中讲话,反应跟大江差不多,“战争中,他们教育我们,为天皇而死是光荣的;可接下来我所知道的全是忏悔、民主和美国相处等等,大人们显得既肤浅又虚伪”。

  这两个当时为天皇“玉音”而震惊的孩子,后来走上了截然相反的“左”、“右”两条道路,日本“现代”的开端,以这种“玉音”/震惊的方式启幕,已经预示着未来的日本无可逃遁地将挣扎于天皇是人/神两极之间的虚无地带。

  裕仁三代之前,不足百年的时间,事情似乎并不如此,1857年,美国第一任驻日总领事汤森·哈利斯与幕府谈判要求签订通商条约,幕府无法抵挡哈利斯的利诱与威胁,同意签署,但幕府为了在条约签字前得到朝廷的敕准,要求哈利斯宽限签字时间,哈利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这时为何还需要天皇的裁可,他在日记中写道:“他们(幕府高官)在谈到天皇时,无不使用近乎轻蔑的口吻,而当我使用日本人对天皇表示尊敬的某些词句时,他们哈哈大笑起来。据他们说,天皇既没有钱,又没有政治权力,在日本受到尊重的东西,他什么也没有,他不过是个一文不名之士。”

  被蔑视的天皇,亦为日本之传统,德川家康于元和元年(1615年)以大阪夏之阵消灭丰臣氏后,立即制定《禁中并公家诸法度》17条,禁止朝廷参与政治,从而牢固地掌握了幕府干预朝廷内部事务的手段,留给朝廷的,只是任官叙位、规定历法和改元等有名无实的权限。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