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日本和美国关系的背后是什么

日本和美国关系的背后是什么

日期:2017-05-1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编者按:显而易见美国对中国实力的不断上升以及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表现出的焦虑多于坦然、抗拒多于接纳,在这种心态下,在亚洲拉拢日本阻挡中国崛起则恰恰成就了安倍这个右翼政客继续其与中国作对的底气,也成就了整个日本和日本国民向右转的趋势。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结束了从4月26日开始长达8天的访美行程,这是2006年以来,日本首相首次作为“国宾”访问美国,长达8天的访问可谓凸显双方关系之热乎,期间包括安倍在美国国会演讲、包括今天已经修订并公布的新日美安保协议以及关于TPP贸易谈判的一些决策,也包括美国在安倍访问期间的其它一些高调安排,似乎在向世界展示双方稳固的同盟关系,尤其向世人刻意彰显有日本支持的美国重返东亚决心以及其全球领导地位。

  看得出,因倡导右倾政策迎得国内支持并让其政权日益巩固的安倍,此次美国之行志得意满、风光无限,尽管美国内心并不情愿认同安倍对历史的态度,但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尤其是针对中国崛起对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可能构成的挑战,显然美国更需要一个强大的日本在东亚配合美国重返东亚战略来牵制中国,而政权稳定、又执意挑衅中国的安倍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美国最想凸显的同盟招牌。

  当然安倍的日本也精明的利用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一方面日本同样更期望遏制中国这个快速崛起的邻居;另一方面日本绝不甘心于在综合实力上逐渐被中国所取代,一向思想极端右翼的安倍,完全可以依赖美国的支持,全面解禁集体自卫权,趁机彻底葬送日本战后和平宪法,同时可以利用美国之行,让日本国内对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反对声音变得弱小。

  安倍更重要的一个心思却是试图利用此次美国之行,让全世界看到日本在亚洲、在东亚仍然是强有力的国家,是与美国一同领导世界的大国,这显然十分符合安倍这个右翼政客的口味。

日本和美国关系的背后是什么

  但是日本过分的热情,反而让全世界更加深了一个印象,日本不过就是美国一个强有力的马仔,是美国实现其全球领导力或者说美国独大的霸权意识的图腾。

  众所周知,中国的崛起,除了早就让日本惴惴不安,更已经让美国深感焦虑,最近中国抛出的“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以及力主发起成立的亚投行,让中国重建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意图彰显无疑,甚至连美国的欧洲传统盟友们都纷纷倒戈入营,美国极度的抵制反而更加暴露出美国的焦虑心态,而此时此刻日本在亚洲追随美国的战略,刻意回避对亚投行的意向,虽然美国大哥很满意,但并不能阻止包括欧盟东盟在内的世界其它主要国家或经济体的趋之若鹜。

  一天到晚嚷嚷着要维护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美国很不爽,现在安倍屁颠颠的来了,终于让美国找到了一个向中国发泄怨气的机会,其中美国送给日本的一个礼物就是在新安保协议中明目张胆的将钓鱼岛划入新防卫指针的范围,而且给予日本在全球配合美军行动的权限,安倍终于如愿以偿的走出“周边有事”的防卫局限,日本终于可以借助美国大哥的点头成为“正常国家”。

  安倍期待的“正常国家”目标其实很滑稽,至少日本自卫队目前受美国驻军指导并没有独立的行动能力,而日本这个唯一遭受过美国原子弹攻击的国家,如今仍然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谦卑身段,让外表强势的右翼政客安倍凸显虚弱。

  不知道美国佬是否在利用日本的同时,真的知道日本人内心的想法,当年日本向古代中国全方位学习了数千年,等到晚清中国虚弱不堪时,日本人毫不犹豫的将中国作为了野蛮攻击的对象,擅长山寨仿效再改进强化的日本人,对美国人暂时的好感不过同样是其民族性格的翻版,就是对强者的崇拜,恰恰美国从战后至今一直是这样一个超级大国。

  所以,这次去美国西天取经的安倍,志得意满,表面上安倍的重要目的是加强日美关系,强化日美同盟,共同应对中国,但他在前往美国临登机时向日本国民表示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今后日本与美国如何引领世界,是我在美国国会中最想表达的意愿”,一句“今后日本与美国如何引领世界”的豪言壮语,道出了安倍的心声。

  而这个表态的背后却有一个不争的现实,就是美国其实目前除了对付俄罗斯外,更焦虑于防范中国的崛起,担心中国改变美国主导下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担心美国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格局被中国正在一步步推进的国家战略所打破。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