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日本海军将领山本五十六资料

日本海军将领山本五十六资料(7)

日期:2017-05-07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这次特别是第三舰队的消耗太大,并不单单因为是舰载机小,续航力短的原因。第11航空舰队的陆基机在半年的瓜岛战役中消耗实在太大,稍微有点经验的老鸟都已经消耗完毕,当时拉包儿的飞行员中有句话是:“到了拉包儿,命就只剩下十天了”,这些菜鸟飞行员们,技术也不高,斗志也不是那么高,能飞过去就飞,遇上拦截就自说自话地回头了。所以这次作战的主力是舰载机,舰载机又没了,好不容易刚刚训练有了点起色的第三舰队不得不再次回到国内重新从零开始整备飞机和飞行队伍。所以这次“い号作战”的失利,既是中途岛,瓜岛作战失利的结果,也是以后马里亚纳海战失败的原因。

  瓜岛作战失败以后,军令部和联合舰队根本就没有召开反省会议检讨作战失利的原因,而是匆匆忙忙进行新几内亚登陆作战和“い号作战”。这次“い号作战”的作战失利原因是十分明显的,在瓜岛作战中全部暴露出来过,首先就是单程飞行时间就长达两小时以上,先不说目标上空的滞空时间就只剩下来了10分钟左右,这时飞行员就已经因为疲劳而无法集中注意力,作战能力大大下降,而另一方面美军的技术优势到一直还是没有引起日本人的注意。被破译了通讯密码的日本海军对美军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加上海岸监视员组织和美军的雷达系统,使得美军一般有30分钟以上的时间发出日本的空袭警报。港湾里的运输船只和机场上的轰炸机,侦察机在日本飞机大举到来以前早已避难,剩下来的是虎视眈眈在空中等着日本人的战斗机。瓜岛算是白打了。

  日本渐渐处于守势。山本也感到大事不妙,曾对人说:战争结束后,他不是被送上断头台,就是被送往圣赫勒岛(软禁拿破仑的地方)。实际上,他的归宿比其预料的还要富于戏剧性。

  飞向地狱之鷲

  在瓜岛战役失败后,山本在参谋长宇垣缠的激励下决定前往南太平洋前线视察以便鼓舞士气。1943年4月14日,美国海军破译的包含山本行程详细信息的电文,包括到达时间、离埠时间和相关地点(有文章说是中国池步洲破获的,但没有任何官方证明文件,而美国的超级机密是可以不断破译日军的密码的),以及山本即将搭乘的飞机型号和护航阵容。上述电文显示山本将从拉包尔起飞前往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岛附近的野战机场,时间是1943年4月18日早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命令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干掉山本(Get Yamamoto)”。诺克斯授意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执行罗斯福的命令。尼米兹与南太平洋战区指挥官威廉·哈尔西商讨后,在4月17日批准了拦截并击落山本座机的刺杀任务。

  一个中队的P-38闪电式战斗机受命执行拦截任务,因为只有这种飞机才有足够的航程。18位从三支不同部队精选出来的飞行员被告知他们即将拦截一名“重要的高级军官”,但并未得知具体姓名。

  1943年4月18日早晨,山本不顾当地陆军指挥官今村均大将关于遭伏击风险的劝告,搭乘两架三菱一式陆攻快速运输机从拉包尔按时起飞,计划飞行315分钟。不久,18架加挂副油箱的P-38式战斗机从瓜岛机场起飞。经过430英里无线电静默的超低空飞行,有16架到达目标空域。东京时间9点43分,双方编队遭遇,6架护航的零式战斗机立刻开始与美机缠斗。列克斯·巴伯中尉攻击了两架一式陆攻中的第一架,事后证明是舷号T1-323的山本座机。他不断射击该机,三十秒之内把它打成了筛子,电光火石之间,日本海军部最高统帅已经归西。

  山本座机的坠落地点位于此前澳大利亚海岸巡逻队在布因岛的据点以北,第二天有一支日军搜救小队找到了这个地点,带队的是日军工兵中尉滨砂。据滨砂中尉回忆,山本的遗体位于飞机残骸之外的一棵树下,仍旧坐在座椅之上,戴着白色手套的双手拄着他的日本刀。滨砂说他当场就认出了山本,海军大将的头微微低下犹如陷入沉思。解剖报告显示山本身上有两处枪伤:一发子弹自身后穿透他的左肩,另一发子弹从他的下颌左后方射入,从右眼上方穿出。即便有此报告为证,关于山本是否从坠落中生还一直都有争议。 为防止日军得知自己的密码已泄露,美国新闻媒体被告知是所罗门群岛当地人的海岸观察站目击到山本登上一式陆攻。新闻媒体也没有公开大部分参与刺杀行动的美军飞行员的名字,因为其中一人的兄弟当时是日军战俘,有被虐杀的可能。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