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日本戏剧是怎样的

日本戏剧是怎样的

日期:2017-05-07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日本戏剧的源头,是原始的咒能。其产生主要源于宗教的咒能和生产的咒能。由巫女在镇魂招魂祭上做的手舞足蹈的动作发展为即兴乱舞。日本第一部和歌集《万叶集》的歌谣,就描绘了当时模仿山民猎鹿、渔夫捕蟹的表演动作。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日本戏剧是怎样的?

  日本戏剧历史源头

  日本戏剧(Japanese Theatre)《 古事记》记载:“天宇受卖命以天香山的日影蔓束袖,以葛藤为发鬓,手持天香山竹叶的束,覆空桶于岩户之外,脚踏作响,状如神凭,胸乳皆露,裳纽下垂至于阴部。”称这些表演者(艺能人)为“俳优”。生产劳动的咒能是产生于远古时代的狩猎、渔猎、农耕的劳动中,祈祷丰收而举行各种歌舞的咒能。

  天武四年(675年),天皇还敕令大和、播磨、伊势,美浓等一些地方将“能歌的男女百姓”或“侏儒、伎人”上贡,反映了宫廷也喜爱田舞的表演,形成了一种新的宫廷异能。6世纪末的 飞鸟时代,日本吸收传入的三韩乐、中国 吴乐、隋乐和印度天竺乐,逐渐形成古代戏曲。推古二十年(612年),引进了假面具的制作方法。

  日本戏剧演艺特点

  纵观日本戏剧,可以看出能乐、歌舞伎、木偶剧文乐等代表日本的古典戏剧至今还在吸引着众多的观众。中世纪以来的能乐和近代以来的歌舞伎、文乐并没有成为在博物馆展示的死亡的戏剧,而依然跳动着生命的脉搏。虽然在表演和导演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其原貌依稀可辨,这一点与被称之为西方戏剧源流的希腊戏剧只留下古剧场遗迹、面具及剧本的情况大不相同。掌握着某种程式化表演模式的古典戏剧演员,基本上全部为男演员。原则上,古典戏剧不同剧种之间互不交往。能乐和歌舞伎演员不可能同台演出;文乐的木偶操作师也不可能参加能乐的演出。由此呈现出日本戏剧的另一特色:能乐、歌舞伎、文乐各自拥有自己的专用剧场,而在能乐剧场上演歌舞伎或在文乐剧场上演能乐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剧种的表演和导演对剧场空间的要求迥异。

日本戏剧是怎样的

  上述的古典戏剧和诞生于近代的现代戏剧之间也没有交流。20世纪初,受西方近代戏剧的影响出现了新的戏剧,我们称之为新剧(话剧)。新剧导演、演员不会涉足古典戏剧。不过有例外,近代、现代创作的歌舞伎新作不少是新剧导演执导的。这是基于剧本是文学这一想法。换言之,古典戏剧的剧本在演出现场不是属于剧本这一概念的东西。

  跨越以上的差异,古典戏剧和新剧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二者均从未受到过国家的保护,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受到过以天皇为首的贵族阶级的保护。这一点与皇室保护戏剧的西方的传统大相径庭。这里也有例外。近代武士阶级曾经扶持了能乐。如果排除此例,可以说无论是古典戏剧还是新剧,都是靠民间的力量培育和发展起来的。现在依然如此。

  能乐有5个流派,他们无一例外靠师家的权威苦心经营到现在。到了近代,私营企业松竹公司开始垄断歌舞伎,并延续至今。文乐也被松竹垄断。由于一个时期观众锐减,苦于经营,自1963年开始由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出资设立的财团法人来经营文乐。

  虽说国家与戏剧无缘,但没有那么绝对。日本也有国立剧场。最早的是1966年建造的歌舞伎专用剧场。此后,文乐、能乐、相声等传统艺术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剧场。到了1997年,则有了专为现代戏剧建造的国立剧场。与其他国家的国立剧场不同的是,以上所有的剧场均没有专属于剧场的剧团(文乐有所不同),这是国家没有保护戏剧所产生的结果。日本没有国立的戏剧学校这一现象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培养演员等戏剧教育全部由民间承担。近两年出现了地方政府筹建戏剧专用剧场,并建立其附属剧团的新动向。如水户市的水户艺术馆、兵库县的皮科罗剧场、静冈县的舞台艺术中心等,但还没有形成风气。就国家的戏剧行政问题补充一点:1990年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了特殊法人日本艺术文化振兴会及其附属基金会,并创建了以政府出资的500亿日元和由民间等资的100亿日元为基本金的文化艺术振兴基金,并开始用其利息赞助戏剧、音乐、舞蹈等演出所需部分费用,对舞台艺术的赞助,作为国家行为,这是第一次。

  关于日本当代戏剧的现状应注意到一点,那就是松竹和东宝等商业戏剧公司的存在和很多与戏剧无关的民间企业建设并经营剧场的现象。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