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日本为何不用“科举制”

日本为何不用“科举制”

日期:2017-04-2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对于中国的科举制,日本曾经顶礼膜拜,被推崇为“最先进的选拔干部制度”,可是日本为何最后弃用“科举制”?下面古宫历史网小编就告诉大家日本为何不用“科举制”,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哦。

  日本为何不用“科举制”:

  在黑暗的中世纪,科举制可谓世界政治迈向“三公”(公开、公平、公正)的“伟大创举”,效仿中国科举制,日本曾于公元701年颁布《大宝律令》,搞了“贡举”,从形式到内容与唐朝科举几乎无异。

  然而,到了明朝,科举制不再为日本研习,因为这项制度自诞生以来,就没有解决好两个难题,或者说,根本解决不了两个难题,在明朝愈发无解。

  后人在总结科举制死亡的原因时,多指这种考试制度日益僵化而走向末路,没错,这是科举制死亡的一个元素,但不是全部。

  科举制死亡的致命原因,不在于后天,而在先天,考题的僵化是死亡的前兆,先天缺陷的不治才是必死深刻原因。

  以“完善的文官制度”而言,中国虽然首创科举制,但这只是解决了普通官员选拔问题,“最大的官”和“主考官”问题并没有解决。

  在“最大的官”——皇帝天马行空的情况下,科举考试左右不了特权皇族的沉浮,而保证的只是平民阶层入仕的相对公平。

  科举制比起没有“准考证”、公平竞争形式都没有的贵族政治世袭制来,是进步,所以能在中国延续1300余年寿命,但在“强盗”(明唐甄《潜书》语:自秦以来,凡为帝王皆贼也)主考的情况下,它毕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最大公平。

  中国以科举制为核心的官僚政治在没有比较、没有制度竞争的情况下延续了千年,但是,世界迈向近代,宪政问世,此政不进反退,顿现颓势。

  明中国中后期,封建官僚制度的两大不治之症——“守旧”与“腐败”愈演愈烈,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权力与其地位成正比,为了达到向上爬的目的,官员只能墨守成规而不敢有任何逾越;同时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当然更不愿做任何革新。

  所以,保守就成为封建官僚克服不了的共性。

日本为何不用“科举制”

  十七世纪,当西方文艺复兴开花结果之时,东方华夏王朝却再次被“鞑虏”征服,入关的女真奴隶主对没落的封建官僚政治备感新鲜,一头扎进去无法自拔。

  “鞑虏”入住中原二百年后,西方坚船利炮和宪政一起敲开了东方大门,让东洋诸国见识了“洋才”的不凡——“首相”是第一要“选”的官,主考官是议会和选民。

  宪政制度下的官员真正是“权为民所系”,其执政水平和行政效率当然要高出封建官僚许多,相形之下,东方官政的生命力,已到了垂暮之年,宪政取代官正,已是大势所趋。

  关于近代政治大趋势,在东洋国中,日本比中国拿捏得准,1840年,代表东方文明的清国与代表西洋新文明的英国交手,清国完败,洞察一切,善于学习的日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们由此认清“汉才不敌洋才”事实,并从中发现,“洋人”发明的宪政是个好东西。

  于是,日本的知识武士精英,一边加剧对旧政中国鄙夷,一边为本国的政治另寻新路……。

  相关资料介绍: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九品官人法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仿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16至17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18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19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32]。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