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地图
韩国(谚文:한국),全称大韩民国,简称韩国、南韩或南朝鲜。以下是古宫历史网小编为你整理的韩国地图,希望能帮到你。
一、韩国简介
韩国(谚文:한국),全称大韩民国,简称韩国、南韩或南朝鲜。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朝鲜族(韩族),通用韩语(朝鲜语),总人口约5041.85万(2014年)。首都为首尔(旧称:汉城;谚文:서울)。韩国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朝鲜半岛历史上长期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清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给日本,正式脱离与中原王朝的藩属关系。
1910年朝鲜半岛正式并入日本国领土,二战后光复取得独立。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南北分裂,北方国家称朝鲜,南方国家称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缔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是拥有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经合组织发达国家。韩国资讯科技产业多年来一直较强,制造业与科技产业发达,除高速互联网服务闻名世界外,内存、液晶显示器及等离子显示屏等平面显示装置和移动电话都在世界市场中具领导地位。[1]2016年7月,韩国官方宣布正式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二、自然地理
位置
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海,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山地面积约占70%。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C,降水量约1300~1500毫米。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地形
山地占朝鲜半岛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样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太白山脉纵贯东海岸,构成半岛南部地形的脊梁;其向黄海侧伸出的几条平行山脉组成低山丘陵地带,有太白山脉、庆尚山脉、小白山脉等,其中雪岳山、五台山等山峰以风景优美著称。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脉最高峰为智异山,海拔1915米。汉拿山位于济州岛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韩国的第一高峰。古代相传有神仙在汉拿山上生活,因此过去曾把汉拿山叫做瀛洲山,并且同金刚山、智异山一起被誉为三座神山。
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黄海沿岸有汉江平原、湖南平原等平原,南海沿岸有金海平原、全南平原及其它小平原。
水文
就其幅员而言,韩国拥有相对多的河流。最长的河流分别是洛东江和汉江,是半岛南部地区两条主要河流。洛东江长525千米,流入东海;汉江长514千米,流入黄海,是中部地区的重要水系。其他河流还有:锦江、蟾津江、临津江等。韩国湖泊较少,最大的天然湖是位于济州岛汉拿山顶火山口的白鹿潭,海拔1850 米,湖面直径约30 米,周长1 公里,深约6 米。最大的人工湖是昭阳湖,位于江原道春川市东北13 公里处,1973 年建成,面积6930 万平方米。此外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湖,如插桥湖、木津湖等。
资源
矿产资源较少,已发现的矿物有280多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约50多种。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物有铁、无烟煤、铅、锌、钨等,但储量不大。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
韩国年均降雨量1274mm,虽然为世界年均降雨量970mm的1.3倍,但韩国人口密度大,人均降雨量3000m,仅为世界人均降雨量34000m的9%。韩国2/3的降雨集中在6~9月份,大部分河流洪水为患,河水几乎全部流入大海,其他时间河水较少,各种供水难以保证。各地降雨量的大小悬殊很大,庆北地区的年降雨量为1000mm左右,济州地区为1600mm,后者是前者的1.6倍。
气候
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潮湿,春秋两季相当短。冬季最低气温达-12℃,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7℃。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其中6—8月雨量较大,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
韩国四季分明,春、秋两季较短;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时而下雪。
韩国各地区之间温差较大,平均温度为6℃至16℃。在全年最热的8月份,平均温度为19℃至27℃。而在全年最冷的1月份,平均温度则在零下8℃至7℃。
早春时节常常刮风下雨,大风带来亚洲内陆沙漠的“黄沙”,俗称沙尘暴,逐渐增加的趋势。到了4月中旬,天气转暖,韩国农民每年就在这时平整秧田准备种植水稻。夏秋两季多台风,夏季会有梅雨期。
独岛
独岛(Dokdo或Tokdo)是韩国方面的称谓,日本称竹岛(Take shima )。独岛位于郁陵岛东南角,是韩国最东端。1417年,朝鲜太宗实录记载了于山岛(于山岛是否是竹岛仍有争议,也可能是郁陵岛),安抚使金麟雨从于山岛回来的时候,连同大竹子、芋头、水牛皮,连同住民带回三人,并报告了岛上的情况,有住家15户男女共计86人,独岛面积约0.2平方公里。
三、地形交通
地下铁路
首尔的地下铁路系统排名世界第八位,每日客运量达440万人次,拥有7条地下铁路系统线路,全长近250公里,担负了全市客运量的35%以上。
1线于1974年8月15日开通。该线由东向西贯穿首尔市中心,与通往水原、仁川和议政府等首尔郊外地区的国铁系统相连接。
2线为环形,共有49站,连接汉江两岸主要商业区和住宅区。
3线和4线相交,可以到达首尔大多数主要地点。
首尔地铁5线的金浦机场。
5线开通于1995年11月,自东北至西南贯通首尔(汉城)。 7线和8线仍在建造之中,但部分(7线19公里, 8线13.1公里)也已开通。
韩国第二和第三大城市釜山和大邱均有地下铁路。釜山的1线于1994年开通,全长32.5公里,共34站,通过市中心和郊外的主要地区。
大邱的1线开通于1997年,全长约24.9公里,途经29个站。首尔和釜山的地下铁路系统拥有最现代化的设施,站台为传统花饰和现代题材相结合的设计。
铁路系统
到1996年,韩国铁路系统共有61条铁路,总运行长度约为3,120公里。铁路在城市间的客、货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铁道上运行的有4,159节客车车厢, 13,395节货车车厢。列车中包括在首尔与港口城市之间运行的新农村号超高速列车,该列车由首尔到釜山约运行4小时。
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和提高效率,韩国国家铁道厅(KNR)采用中央交通控制系统(CTC)管理首尔周围的6条线路以及京釜、中央和太白等干线的共857公里的铁路线段。所有这些线路都装配有防止列车相撞的自动停车系统。
首尔——釜山高速铁路于1992年6月破土动工。它使全国大部分地区于半日之内可以到达。这条铁路会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节约能源和有助于各地区的平衡发展。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连接着首尔(原名汉城)和各道的城镇,使人们在一天之内便可从首尔到全国任何地方来回一趟。首尔—仁川线(24公里)于1968年建成,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线(428公里)于1970年完工,标志着韩国为扩大和现代化其运输网络所作的努力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步。
截至1998年底,韩国高速公路已超过2000公里,其后2年内又增加了100公里。
城市间的公路,使旅客朝发夕至成为了可能。
汽车
1980年至1998年,韩国登记的汽车已由52.77万辆增至1050万辆,增长了近19.8倍。这一急剧的增长归因于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郊区民居扩大,以及本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尤其是轿车拥有量由24.9万辆增加至758万辆,增加了30.4倍。这一数字表明平均年增加率为18.1%。韩国的汽车中,轿车占73%,卡车占20%,此外公共汽车占7%。
为了有效地管理客车交通,首尔采取了各种不同要求的运输管理办法,例如在通向中央商条区的南山隧道口收取交通拥塞费。但职工如依照运输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汽车合乘则费用减半。
除此之外,首尔还实行了灵活收取停车费的办法,允许交通拥挤的地区多收停车费。首尔(汉城)城市管理局于1990年开始使用交通广播系统,提供全国的最新的路面情况。
航空运输
韩国的主要国际航空公司每周有800多次航班直达或不停站地往来于首尔和北美、南美、欧洲、北非、中东和亚洲的主要城市之间。韩国已经与74个国家签订了航空服务协定。
1969年韩国政府将韩国航空公司(KAL)交给私人企业经营时,该公司仅有2架喷气式飞机。韩国航空公司已经拥有一支超过110架客机和货机的飞机队伍,而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之中。
大韩航空公司和亚洲航空公司同世界各地的74个城市开通了航线,年货运量排列世界第六位,客运量为世界第十一位。
韩国政府对改善其机场设施投放了大量资金。一个新的国际机场已在仁川港附近的永宗岛上建成,这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航运枢纽。金浦机场的年客运量为2550万人次,货运量为49亿吨公里。仁川国际机场全面启用后,金浦机场将专门用于国内航线。其他国际机场还有金海、忠州和济州等。
国内方面,大韩航空公司和亚洲航空公司在下列16个主要城市开通了航班:首尔、釜山、济州、大邱、束草、光州、晋州、原州、清州、丽水、蔚山、木浦、群山、江陵、醴泉和浦项。
海上运输
韩国的集装箱船只行驶在通向南美、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中东和非洲的许多港口的航线上。外国的远洋航船、游船以及客货轮船也常停泊在韩国港口。
1997年,韩国港口的年吞吐量为3.59亿吨,是1961年年吞吐量900万吨的39.9倍。
1996年,韩国政府将设立于1976年的韩国海运和港务管理局提升为海洋水产部。这一改变反映出了海洋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海洋水产部现在是负责促进海运业发展的主要政府部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