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日本早期的侵华方针

日本早期的侵华方针

日期:2017-04-11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日本早期的侵华方针是怎样的?从《田中奏折》来看日本早期侵华战略的方针的话又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古宫历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早期的侵华方针相关信息,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日本早期的侵华方针: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是由来已久的,1552年和1597年,丰臣太吉两次发兵侵略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征服亚洲,他的狂妄侵略行径被朝鲜人民和朝中联军彻底粉碎。

  到了18世纪90年代,本多利明的《西域物语》竭力鼓吹入侵堪察加、库页岛和满洲。

  1823年,佐藤信渊在其《宇内混同秘策》一书中宣称:“皇大御国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各国之根本”,因此,皇国号令世界各国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这一“天理”,日本要首先并吞满洲,继而将中国全部领土划入日本版图,尔后从东南亚进军印度,合并世界各国。

  19世纪50年代,吉田松阴曾主张:急修武备,一俟船坚炮足,北割满洲之地,南取台湾、吕宋诸岛;又叫嚣:与俄美讲和,乘此间隙培养国力,转而掠取朝鲜、满洲、中国,“致对俄美贸易中之所失,亦可由略地朝鲜满洲而取得补偿。”

  1872年末到1873年,西乡隆盛、板垣退助等人为了“将希冀内乱之心转移于外,行兴国之远略”,最初计划侵略台湾,随后计划侵略朝鲜。

  1874年,大久保利通实施了西乡等制定的远征台湾计划,悍然侵犯我国台湾,日本侵略军登陆后,对台湾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事后,又从我国获取50万两白银的“赔款”。

  1875年作为“征韩论”的发展,武装侵略朝鲜,制造了“江华岛事件”,这些强盗行径,说明日本政府推行的“富国强兵”国策,就是一个扩张侵略的国策。

  日本陆军参谋总长山县有串在其1880年写的《邻邦兵备略》中曾明确地说:“查兵之多寡,较诸国之贫富尤为当务之急”,“强兵为富国之本”,所以,在推行这一国策的初期,就迫不及待地对中国和朝鲜进行了扩张侵略,日本资本主义大体上是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在1897年至1911年这段时间发展成为帝国主义的。

日本早期的侵华方针

  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吞并了朝鲜,夺取了台湾和库页岛南不,取得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成为帝国正义五个列强之一。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台湾、吞并朝鲜后,就阴谋独占整个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垄断资本大发战争财,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公认的“帝国主义暴发户”,进入20年代,发生了战后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受到这场危机的冲击,日本统治集团决定发动大规模侵略中国和亚洲的战争,以摆脱经济和政治危机,争夺新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并全面控制中国进而控制亚洲,称霸世界。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田中义一以首相兼外相的身份,在东京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外务次官森恪、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陆军次官田俊六等,这次会议完全是田中义一为制定侵华政策而召开的。

  田中在7月7日的一次会上宣称:“……有关我国对华政策的实施的具体办法,本大臣和各位另行商议”,在这次会议之前,田中等人与参谋本部、陆军省和外务省的一些极端军国主义分子,就“大陆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秘密磋商,并确定了“把满蒙从中国分割开来,划为单独的区域,在这个土地、地区上渗入日本的政治势力”的方针。

  在这一方针的驱使之下,关东军参谋长斋藤恒于1927年6月1日,向日本当局提出了《关于对满蒙政策的意见》,强烈主张“帝国此刻必须以扶植其在东三省和热河特区的实力为对华政策的基点”,田中在7月7日的会议上,以“训示”的形式提出了明确的侵货方针《对华政策纲领》。

  在公开发表的“纲领”中,一开头就公然将中国领土区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妄图把中国东北分割出去,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他宣称:“关于满蒙尤其是东三省”,是一个“在国防上及国民生存上有重大利害关系”的特殊地区,有“特殊的考虑”的责任。

  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提出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极其露骨的侵略计划“满蒙积极政策”,世称《田中奏折》,这个秘密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