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日本古代教育是怎么样的

日本古代教育是怎么样的

日期:2017-11-25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日本古代有一定组织形式的教育,是从儒学传入日本后,在宫廷中设立私学开始的。从7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日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那么日本古代教育是怎么样的?

  日本古代教育:大化革新时期

  日本古代有一定组织形式的教育,是从儒学传入日本后,在宫廷中设立私学开始的。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日本在应神天皇统治时,朝鲜半岛上百济国的汉学家阿直歧来到日本。阿直歧通晓汉文经典,被聘任皇太子菟道稚郎子之师。阿直歧又向应神天皇推荐博士王仁。王仁于应神天皇十六年 (285) 到日本,带来 《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成为朝廷重用的汉学教师。由于儒学传到日本,在宫廷中兴办起学问所后,皇太子以及皇族和宫廷贵族子弟都到宫廷的学问所就学,宫廷教育就此发端。552年佛教和佛教经典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从此中国的儒学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融汇起来,成为促进日本文化发展的洪流。这股洪流的推波者是圣德太子。他在 593~622 年摄政期间,大兴文化教育事业,创立众多佛教寺院以传播佛教,同时宣扬孔子哲学,为直接吸收中国文化,曾向中国隋朝派遣使臣、留学生和学问僧,移植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文化。

  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夺取被旧贵族把持的政权,拥立孝德天皇,仿中国建制,定年号为大化。646 年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确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推动了日本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从此开始,日本设官治学,一方面继续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另一方面仿照中国唐朝的教育制度,建立日本的贵族教育制度。668年,中大兄皇子正式即位, 成为天智天皇。在教育方面,开始设立大学,到大学学习的贵族子弟被称为博士学生。大宝元年 (701),忍壁亲王及藤原不比等制定《大宝律令》,使大化革新以来采取的各种措施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大宝律令》中的“学令”部分,对大学及国学作了种种规定,这是日本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按照《大宝律令》所规定的学制,在京都设大学(或称大学寮),在地方设国学。

日本古代教育是怎么样的

  日本古代教育:奈良和平安时期

  自大化革新后,日本逐步形成了封建的社会制度。奈良时代(710~794),日本和中国交往更加频繁。日本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文化艺术事业空前繁荣,佛教昌盛,学术进步。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内容以汉字和汉文书籍为主,偏重于模仿中国的文化教育,同时开始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化,出现了使用汉字音符的万叶假名。在这个时期里,官立的大学和国学、学者的私塾、家学和家传的个别教学等三种教学形式并存和发展起来。平安时代(794~1192)初期,对大学也比较重视,并做了某些改革。但到了中期,大学衰落,私学有了发展。随着佛教的兴盛,寺院的学问所逐步成为初具学校形式的教育场所。

  日本古代教育:镰仓至战国时期

  平安时代后期,寺院僧侣和武士阶层在日本政治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兴的军事贵族逐渐掌握了政权。1192年,源赖朝称“征夷大”,在镰仓建立幕府政权,天皇完全成了傀儡。但在镰仓幕府末期,由于皇室、京都贵族、寺院僧侣上层、幕府内部各种势力和各地方势力之间的复杂斗争,酿成了南北朝的对峙和地方势力割据百余年的政治局面,史称“战国时代”。在这种形势下,汉学衰落,大学和国学没有得到恢复,代之而起的是武士教育和寺院教育活动。武士教育主要是灌输武士道精神,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在家庭与寺院。武士教育重武轻文,在文化教育水平上比前代有所降低。

  日本古代教育:江户时期

  经过长期的战乱与分裂以后,经济实力强大的封建主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相继奋起,逐渐形成了统一全国的力量。1603年,德川家康取得“征夷大”的称号,在江户(东京)建立幕府,恢复中央集权制,完成了在军事和政治上重新统一日本的大业。从这时起,直到明治维新的 260多年间称为江户或德川幕府时代。

  江户时期,幕府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尊崇中国宋儒朱熹创立的朱子学。日本传统宗教的神道思想在和学(或称国学)中得到发展。幕府为了防止欧洲殖民势力的入侵, 采取了“锁国”政策, 禁止与除中国、荷兰以外的其他国家通商。日本只能通过荷兰人了解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因此,西方科学文化当时被称为“兰学”,并于 18世纪开始得到流传。儒学、 和学与兰学等各种流派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学术思想、 教育理论和教学内容。江户时期的文化教育,呈现复兴的趋势,教育机构逐渐发展起来,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教育机构分为:幕府直辖的学校、藩学、"民众"教育所三等。著名的幕府直辖学校有昌平坂学问所、和学讲习所、开成所及医学所等。昌平坂学问所是最重要的儒学中心,设有祭祀孔子的圣堂。和学讲习所是传授日本国学的中心。开成所是传授西方文化科学知识和西方语言的中心。医学所教授荷兰医学。藩学一般设在大名的领地上,以培养各藩武士为主。藩学的教学内容开始以汉学书籍为主,同时习武。1715年以后,逐渐增加了近代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如数学、医学、航海和军事技术、西方语言等,也有学习和学的。“民众”教育的机构,包括乡学、私塾、寺子屋、心学与实学讲习所等各种类型学校。乡学分为大藩的支族或家臣为他们的子弟开设的学校和庶民在乡村中设立的学校两种。前者类似藩学,后者类似寺子屋。私塾是由学者个人在各地创设的学校,它对江户时代文化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寺子屋在江户初期多设在寺院,后来设在寺院以外的寺子屋逐渐增多。到明治维新前夕,寺子屋已发展到2万余所。寺子屋的主办人,有武士、 僧侣、医生和神官,也有平民。学生称为“寺子”,来自社会各阶层,以平民居多。学习科目主要是读、 写、 算。它是一种群众性的教育机构。它为明治维新以后,普及初等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