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各国历史 > 印度神话的历史渊源

印度神话的历史渊源

日期:2018-04-02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印度神话的形成与其本身的历史关系密切。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印度河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白印度人南迁入印度,经过无数次文化融合后,印度河流域文明从印度河流域扩展至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与南印度文明融合。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印度神话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吠陀经》问世,这是印欧语系诸民族中最为古老的一部文学著作,全部是祭祀用的圣歌和祷词。在其中,印度神话初次较为系统的组合起来。吠陀神话里所描述的最大的神是因陀罗,他是天帝,众神之首。据记载,因陀罗原本是带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英雄,死后成为神,其神格化可以看作是吠陀诗人对于权利的一种附会。与它相关的注解文献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吠陀神话中歌颂的主神是天帝因陀罗,以及水神伐楼那、死神阎摩、风神伐由等司掌自然的大神。吠陀文化后期,印度产生了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出现是其权力更为集中的一个体现。

  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经济发展、战争频繁、思辨深邃,是这个时代的三大特征。,这一时期,宗教方面,出现了耆那教,其艺术和哲学价值也是最高的。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这是两篇非常庞大的诗史,限于篇幅就不详细介绍了。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罗摩衍那》中最著名的角色是神猴哈奴曼,据考证,有可能是孙悟空的原型;《摩柯婆罗多》中最有名则是鼎鼎大名的人类英雄大黑天。对印度神话感兴趣的朋友有机会可以找这两本书的翻译版来看看。

  其实与印度神话相关的书籍还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往世书系列。通常,往世书分为往世书与十八小往世书。这些书应该算是众神的个人传记和专题介绍,比如《梵天往世书》、《毗湿奴往世书》、《湿婆往世书》、《大鹏往世书》等等。

印度神话的历史渊源

  延伸阅读

  创造神梵天

  梵天:印度教神话中三大最高神之一。世界的创造者。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

  创造神梵天(Brahma)在吠陀神话中的身份是祈祷神,而在印度教神话中正式得名梵天,并且直接和宇宙最高意志“梵”联系起来,一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梵天,而毁灭时又重新归于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体现,在印度教神话中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也被称为“世界之主”。但是实际上梵天受到的崇拜远不及其他两位大神,鉴于世界已经为梵天所创造,人们的注意力自然更多地转移到了毗湿奴和湿婆亦即维护和毁灭两种力量对于世界权力的争夺上,另外梵天也因为一些所作所为导致其声誉的降低和信徒的减少——这和《世界·印度篇》的故事主线有直接关系。在整个印度,毗湿奴和湿婆的神庙遍布各地,而专门供奉梵天的神庙却只有一座,那就是普什卡的梵天庙(BrahmaTemple)。神话中的梵天为红肤色,四首,四臂,坐骑为天鹅,在被吸收进入佛教成为护法神后被称为大梵天。

  湿婆

  湿婆:印度三大神的第三位。又叫“西哇”。是最受崇拜的神之一。是象征“昌盛”和“吉兆”的神。同时又象征“毁灭”,是起死回生之神。一般被视为“破坏神”。同时他也是生殖之神,传到中国后与藏教密宗中的大欢喜菩萨互相影响。有时也被人塑成一面目狰狞的怒汉和一极美女子交合的形象。湿婆表现愤怒的一面传入日本后,作为大黑天十分闻名,是武士和浪人的保护神。印度最著名的古文物之一就是描绘湿婆跳舞的青铜像,当时湿婆脚踩着一个魔鬼,身躯呈现出优美的S形,身体周围的火焰呈放射状朝四周扩散,虽然姿势异常华美,但是湿婆的表情却非常严厉,因为该舞蹈就是传说将整个宇宙都重新归无虚无的坦达瓦之舞。湿婆同时还拥有其恐怖像——这是一位复杂而多变的大神,从他身上也产生了无数的神话。一般认为象头神迦内什和战神卡尔蒂凯耶是湿婆神的儿子,关于迦内什为什么是象头也有不同的传说,另外由于迦内什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而失去了一根象牙,这位憨态可鞠的象头神在印度拥有众多的信徒,他的能力范围相当广泛,印度人无论做什么事几乎都要向迦内什祈福。神话中的湿婆为五面,三眼(当湿婆感到愤怒时从前额上的第三只眼就会喷出红莲之火烧尽一切),四臂,青喉(传说是因为众神搅拌乳海的最后大蛇那迦吐出的可以毁灭世界的毒液被湿婆吞下才会变成青色,又说在搅拌乳海的过程中产生了美貌的吉祥天女拉克希米,众神都想娶她为妻,而拉克希米最终选择了自己最为之倾心的毗湿奴,湿婆因此感到绝望才把毒液吞下,而他的妻子佩尔巴蒂抢先捏住了丈夫的喉咙才没让毒液生效,以后湿婆也被称为“青喉者”),眉心有新月标记,坐骑是青牛南迪(它是所有四足动物的保护者),在佛教中被称为大自在天。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