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放过李渊的原因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放过李渊的原因

日期:2022-03-25 编辑:风音 来源:网络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皇位弑兄杀弟,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干掉李渊?我们看历史的时候,确实有些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李世民在夺得皇位的过程中,虽说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是最大的障碍。但是皇位是在老爹李渊手里捏着呢,如果玄武门之变发生时,老爹不高兴,要发兵讨伐,也够李世民吃一壶的。

而李世民向来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既然已经决定夺位了,为什么不一不做二不休,一鼓作气干掉李渊呢,毕竟这样才能确保皇位到手啊?

在《雍正王朝》中就有这么一段剧情,当时康熙帝病重,京城内的众皇子们虎视眈眈,觊觎皇位。老四胤禛感觉自己胜算不大的前提下,拿出一箱金银财宝要送谋士邬思道跑路,顺便说了一句:“先生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无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送给你安度后半生吧!”

编剧刘和平之所以加上这么一段台词,就是基于对李世民的了解,把老四胤禛也描述成打算弑兄杀弟,并逼宫之人。弑兄杀弟这件事不难做到,只要够狠,够毒,够果断,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老四胤禛犹豫点,并不在这里,而在康熙帝身上,这才是他夺位最大的障碍。

同样的,在李世民身上,也面临着同样的苦恼,他真正担心的并不是搞不定李建成或者李元吉,而是自己的老爹李渊!

时间到了武德九年,李世民的地位已经是高得不能再高了。他可是集秦王、太尉、天策上将、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十二卫大将军等职位于一身,有着自己的一套武装班子的头了。

他势力如此之大,自然引起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忌惮,所以这两派力量的争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朝中的大臣们也是纷纷站队,大有一副你死我活的阵势。

但从实力上来看,显然一直四处征战的秦王李世民最强,实际上唐初的军事指导权也基本掌握在李世民手中。虽然李渊称了帝,但此人说话人前是一套,人后又是一套,比如刚刚离开太原打天下的时候,他对二儿说:“在兹行也,并欲备尝,如弗躬亲,恐违天旨。”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作为开国君主,需要事必躬亲,像打仗这种事也是需要身先士卒的。结果李唐军队刚打下长安,他就躲里面不出来了,可能也是对自己军事指挥能力没信心,整个大唐开国几次大战役,他是一次都没参加啊。

李渊为了笼络天下人才,他还说过这么一句话:“矢石之间,不辨贵贱,黥而为王,何其妨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管你是谁,只要为我效劳,打下天下来,我必然会论功行赏。但是结果呢?

结果就是打下长安之后,李渊开始大封“隋室大臣”,以及“与之有旧”的人,逼着那些被收服的天下豪杰,只能涌到秦王府分一杯羹。

当初李渊就是策反了隋朝府兵军队,架空皇室,才夺得了天下,结果自己又走了隋炀帝的老路,任由自己的儿子们在下面策马圈地。

李世民带着自己的精锐部队,一路开疆扩地,还能遥控指挥着朝中一群宰相和文官。打了胜仗之后,也是他建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指派官员治理。正所谓有奶才是娘,跟着秦王混有肉吃,谁还会管那个长安的皇上?

举个例子,有一次李世民一高兴,赏给了自己的叔叔李神通一块地。而老爹李渊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又将这块地赏了出去,赏给了张国丈。

结果这个张国丈去领这块土地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主了,还被李神通挖苦一顿,说这块地是秦王赏的,让他哪凉快哪呆着去。

事后,李渊把李世民臭骂了一顿,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李神通是宗室还是首义功臣,而张国丈不过有个女儿可以指望罢了。这种结局,也就造成,李渊把李神通也给无意中得罪了,导致很多宗室亲戚也聚拢到李世民身边,李渊基本被架空了。

后来李建成有一次请李世民喝酒,酒中就下了毒,幸亏叔叔李神通在,救了李世民一命。所以,等到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已经控制了唐朝近一半的土地。

但是李渊也不是傻子,他能当上开国皇帝,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所以针对李世民的步步紧逼,他也是想方设法化解。李渊也是蛮纠结的,一方面还指望李世民替自己打仗,另一方面又忌惮他势力的强大,担心哪一天他也来个太原起兵。

这种纠结的状态下,他还是选择了支持太子李建成,于是在武德七年的时候,也就是李世民被下毒的那次,他找到李世民:“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