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接生为什么要在屋子里打伞?
在过去,妇女生孩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俗话说:生产是母亲奔死,孩子奔生。而古代的接生婆呢,由于对妇女生产过程完全缺乏科学的了解,当产妇分娩遇上困难时,便依据自己的经验,想象性地发明了一些临时性催生方法。这些方法多半是建立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之上,没有丝毫的科学道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古代接生
在过去东北地区,为产妇接生要实行“开缝”接生法。什么是开缝接生法呢,就是某家产妇马上要生产的时候,接生婆要当着产妇的面,将产房中的箱子、抽屉、门等,凡是能打开的器皿,都要开一道缝。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产妇分娩时打开骨缝,使产门洞开,婴儿的顺利的娩出。据说有一家产妇生孩子,一天了,也没生下来,正在接生婆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人来敲门,过去生孩子,是忌讳外人来的,于是,产妇的婆婆就没好气的问:“谁呀?谁敲门?”
门外有人说:“我,张开凤。”
原来,是附近的一位女邻居。
接生婆一听,“张开缝?”
乐了,说:“快,快让张开缝进来。”
也真奇怪,张开凤进来后,产妇真的就生出了小娃娃。在湖北呢,也有相近的催生术,称之为“开口”。当产妇正在分娩时,肚子里的胎儿如果迟迟不肯落地,接生婆就要把所有带盖的家具统统揭开,开门开屉,让所有有门的摆设物件全部敞开。接生婆同时还会唱催生歌:“柜小箱开了口,娃子才敢往外走。”
如果这时胎儿还没有露出头,接生婆还有一招,就是在屋里里打开雨伞,戴帽子的人还要把帽子摘掉,这叫做“撑天眼”,接生婆还会唱歌:“撑开了雨伞,挡住了天眼,娃子才好把路赶。”
若胎儿还没有动静,接生婆就会拿出最厉害的法宝:她会吩咐产妇的家人赶快将灶中燃着的红炭,撮到行人来往频繁的十字路口,说是要烫烫吓唬过往的神灵,被烫痛脚板的值日诸神不敢在此停留,就会迅速绕道而行,不再呆在产妇家附近,吓得胎儿躲在母亲腹中不敢面世。
如果接生婆的上述招数都用完了,婴儿还是不呱呱落地,接生婆就使出了笨办法:面对着产妇的下部,大声的喊: “娃儿娃儿,出来吃糖哟——”。有时候,喊着喊着,婴儿还真出来了。
这些催生方法在今日看来,当然是愚昧可笑的,但在缺乏科学知识的过去,却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从当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也有它合理的一面。因为产妇面临分娩这一人生重大考验的时候,一般都心里异常紧张,这种紧张的情绪会影响产妇集中精力生产,而接生婆的巫术般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妇的紧张情绪、告慰产妇不必恐惧。若产妇能接受接生婆的上述劝慰,往往能够生效。
这也是当今接生科学中强调的,产妇的信心是最有力的保障。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