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探究清朝最阔衙门与最窝囊衙门

探究清朝最阔衙门与最窝囊衙门

日期:2019-01-2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最窝囊的检察署——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

北海公园东门曰陟山门,该门与景山公园西门隔街相望。陟山门外有一完整的古建筑院落,系清代的稽查内务府衙门。该衙门格局和规制上均与一般行政衙署大异,溯其因由,首先是地处皇城禁地之中,当然不能显示署衙之尊。其次是所稽查的对象是内务府,以微稽尊,以疏查亲,也实难有开署列堂之尊。虽然占地面积和房屋间数并不少,但给人的印象是所“四合院”。

内务府全称为“总管内务府衙门”,机关本部系“内务府堂”,下辖“七司”、“三院”等机构,亦各有办事公所。七司为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营造司、庆丰司、慎刑司。三院为上驷院、武备院、奉宸院。以广储司而言,下辖六库、织染局、绮华馆等机构,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亦隶属广储司。

总管内务府衙门的首长系内务府大臣,官阶为正二品,多由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兼任。内务府的执掌是“掌上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以“奉天子之家事”。顺治十八年“裁撤十三衙门,收阉官之权归至旗下”,以后太监均属内务府管辖,有犯禁者,内务府有权“先行锁拿”。汉、唐、明三大统一王朝均有宦官之祸,有清一代只有慈禧掌政时期出现了安德海、李莲英两个宠寺,但其权势去汉、唐、明远矣。究其因由,内廷之掌在内务府而不在宦官。

都察院是国家最高监察机关,其官序与六部侪之。长官系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为地方最高长官总督、巡抚的兼衔。对于独裁、专制者而言,不容许有来自民众的监督,亦不容许“奴才”监督“主子”。内务府的职责是“奉天子之家事”,古有“宰相家丁七品官”之说,言外之意就是无人敢惹,内务府的堂官、司官、曹官就是皇上的大大小小管家,当然更是没人敢惹。清代的太监有“奴才坑主子点银毛,不算没良心,只要对主子有忠心就行了”之说,“坑主子”是在经济上横捞一把,“有忠心”是在政治上绝对可靠。此道完全可以扩大到内务府的大小官员。皇上对太监横捞一把可以默认,对内务府官员亦然。故有清一代,太监和内务府都没有闹出什么重大经济案件。只要在宫廷斗争中不站错队,经济问题均可忽而略之。曹雪芹出自江宁织造之世家,要不是其父在雍正继位的问题上站错了队,雍正大概也不会追查曹家的经济问题。

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又称稽查内务府御史处,系都察院的派出机构,以协理陕西道,掌贵州道二员兼管,下设经承三人。内务府机构庞大,有职官三千多人,其官员的编制大于户部十多倍,而户部的编制居于六部之首。太监、苏拉、包衣、匠役、库丁……均由内务府管辖,其人数当超十万人。以兼职官二人,职吏三人稽查如此庞大的机构,只能是诸事流于形式。概而言之,其主要的工作就是“注销”。内务府各司院每年用过的钱粮数目,将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按款开造黄册进呈,送稽查内务府衙门处“注销”。广储司下属六库官员更调及取用存储物件之数,由御史处随时稽查,每月初五、二十五日“注销”。由此可知,御史处的职掌就是“注销”,注销的目的是让皇家的一切开支合法化。内务府的账是查不清、查不得的“秘档”,常驻内务府“查账”的自全之道就是闭上眼睛盖印,“注销”之后一切也就销之大吉了。“御史”在官制上是“差”不是“缺”,而且是“钦差官”。奉旨出朝,地动山摇。故御史外出总有收获,即便查不出什么名堂来,也会收到一笔“仪程”,不会空手而归。惟有派到内务府者,只能是坐冷衙门。好在“缺”的任期不会超过三年,否则是难免会“面有菜色”了。因为内务府上上下下没人会“打点”一下,只能是“例行公事”的注销员。注销员在派驻单位捞不到油水,原单位的工资又低得可怜。按照清廷的定制,七品文官的年俸为45两,月俸为3.75两;九品文官年俸为35两,月俸不足三两。两名兼职御史系“七品官耳”,三名专职经承乃“九品末流”。这些无外快可赚的穷京官,其生活水平和八旗兵丁等而侪之。

最阔衙门——内务府

内务府是最阔的衙门,清代北京城中有“树小房新画不古,一看就知内务府”之说。其意是在内务府当差发得最快。内务府七司三院的衙署今已不存,至多留下个地名,唯独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的格局、规制保存完整。就是多年的时间里无拆无毁,在清代所遗的衙署中可以说是唯一的特例,能够成为“唯一”,或许是这座衙门是有清一代最窝囊的衙门,留下来可的那个历史的见证。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