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日本围棋有什么来历

日本围棋有什么来历

日期:2017-04-26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围棋何时传到日本,迄今为止仍无公认的准确答案。在日本民间曾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最早是由日本古代著名学者吉备真备(694—775)在唐留学二十年后,于公元735年带回日本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日本围棋有什么来历?

  日本围棋的盛行

  到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围棋在日本宫廷盛行起来。专门保存古物的奈良正仓院就存有圣武天皇(724—948)使用过的棋局。日本史书《续日本纪》中也有如下记载:公元738年宫中有二人名曰大伴宿弥和连东人者,于政务之闲对弈,争论中宿弥以刀砍杀东人。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已出现职业棋师,并出入于宫中了。759年编纂的日本和歌总集《万叶集》中就收录了两首棋师的作品。

  公元848年,在近代以前的中日围棋史上留下一段两国国手正式棋枰对坐的佳话。对此,唐代苏颚所编《杜阳杂编·卷下》有精彩的描述:“大中中,日本国王子来朝,上设百戏珍馔以礼焉。王子善围棋,上敕顾师言待诏(即棋待诏,宫中棋师)为对手。及师言与之敌手,至三十三下,胜负未决。师言惧辱君命,而汗手凝思,方敢落指,则谓之镇神头,乃解两征势也。王子瞪目缩臂,已伏不胜。回语鸿胪曰:待诏第几手耶,鸿胪诡对曰:第三手。师言实第一国手矣。王子曰:愿见第一。曰:王子胜第三方可见第二,胜第二,方得见第一。今欲躁见第一,其可得乎。王子掩局而吁曰:小国之一,不如大国之三,信矣。今好事者尚有顾师言三十三镇神头图。”对这段记述一些日本围棋史家出于“围棋上国”意识而不愿承认,但《旧唐书·宣宗本纪》也有所记载:“(大中二年,公元484年)三月已酉,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这是迄今为止古代中日围棋国手对弈的唯一记录。以后数百年间日本在围棋规制上基本遵循中国传统下法,中国的《玄玄棋经》一直是日本棋手必读的权威之作。进入平安时代(794—1185)以后,围棋倍受上流社会妇女的青睐,对此,在十一世纪问世的《源氏物语·竹河》等章中,有相当细致的描写。到镰仓时代(1185—1333),围棋在习惯于战场生活的武士中也逐渐传播开来,即使在紧张的战争空隙之际,武士们仍迷恋于黑白之间。这大概是由于围棋的思维方法与实际战争中的战略战术相通的缘故吧。与此同时,围棋也进入了僧侣的生活,1199年日本棋圣玄尊法师编《围棋式》一卷,浅近易懂,为围棋在日本的普及开辟了道路。

日本围棋有什么来历

  “棋所四家”的角逐

  日本专业棋手兼围棋史专家中山典之,根据赖山阳所着《日本外史》统计,战国武将中有30%—50%为围棋爱好者,三大枭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具有相当的棋力。此时,终于出现了寂光寺僧人名曰日海(1558—1623)的围棋大家,他先后仕奉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织田信长馆览日海精湛的棋艺后,誉称其为“名人”;丰臣秀吉曾举行棋会,赐予天下无敌的日海每年二百石的俸禄;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召日海去江户,任初代名人棋所。所谓“棋所”,是德川幕府赐予围棋最强手的荣誉称号。其职责是总理围棋事务,指导将军弈棋,垄断围棋等级证书的颁发权等。德川家康每年还支付给日海禄米五百石。日海将寂光寺堂宇号为“本因坊”,自己改名称算砂,是为本因坊鼻祖。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本因坊名胜的由来。当时因棋艺高超而享有禄米的还有另外三个嫡派,即安井家、井上家、林家,加上本因坊,合称“棋所四家”。在当时战乱中的日本,统治者认识到棋枰如战场,因而酷好围棋并对棋手大力扶植。这样,围棋不但没有因战乱而衰落,反而出现了日海这样名垂后世的大师和四大门派争先的围棋盛世。1644年幕府建立了“御城棋”制度,出战者有“棋所四家”和其它的六段棋手。名门望族也可破格参加。参加“御城棋”被看作与武士们在将军面前比武同等高尚。不久,各家围绕“棋所”头衔展开了反复激烈的争夺战。这一时期是日本围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夺取“棋所”的最初争霸战是本因坊二世算悦与安井二世算知的对局。从1645年至1653年的九年间,分先对战六局,结果是3:3成为和局。由于双方相持不下,因而都没能就任“棋所”。按规定,就任“棋所”需符合下列条件:

  ①以棋艺超群而由“四家”一致推荐;

  ②并在比赛中取胜;

  ③得到官命。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