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商朝历史 > 刺客系列:把老王大卸八块的刺杀

刺客系列:把老王大卸八块的刺杀

日期:2017-04-13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史记·殷本纪》

译文:

契死之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死后,儿子相土继位。相土死后,儿子昌若继位。昌若死后,儿子曹圉继位。曹圉死后,儿子冥继位。冥死后,儿子振继位。振死后,儿子微继位。

今天要说的这个刺客是无名氏,刺杀的对象是王亥。

可是,引文里没有刺客,也没有王亥,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史记》里把人家名字写错了!

注意引文的最后两句“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

这里的“振”就是王亥。

“振卒”这个“卒”,就是遭遇刺杀。

先说说王亥这个名字。

如果说王亥要自称老王,那么其他人都不会有意见,隔壁老王也比不过,因为王亥就是王姓的始祖。

王亥是是商朝先祖契的第六世孙,是在商代王室世系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四个人之一,其他三个人分别是先祖契、王亥的儿子上甲微以及最后建立商朝的成汤。

那个时候的文字实在是不靠谱,连人家的名字都会有不同的版本。

《山海经》里是“王亥”,《竹书纪年》里是“王子亥”,《古今人表》里是“王垓”,甲骨文的记载是“侯子亥”……

所以,《史记》里写成“振”很可能是错别字。

不过,开放宽容的我们对古人错别字一贯的态度就是——“通假字”,呵呵。

王亥是夏朝时期商丘人,是商族第七任部落首领。

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丘,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

王亥的贡献在于丰富了“商”的含义。

王亥在商丘领导部落民众驯服了牛和马,以此发展生产。他还发明了牛车,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其他部落进行以物换物的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王亥被尊为“华商始祖”。

有了牛马的帮助,商族部落生产大发展,但是产品过剩的问题也出现了。

王亥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贸易,用自己部落多余的东西,去和其他部落交易,换来自己需要的东西。

公元前1810年,王亥带着自己的经纪人,哦,不对!带着自己的弟弟王恒,一起从商丘出发,载着货物,赶着牛羊,长途跋涉到了河北易县一个叫做有易氏的部落。

就是在这次外出贸易的过程中,王亥遭遇了刺杀,而刺杀的发起者居然是自己的弟弟王恒。

贸易是一件很创新的事情,王亥一行人的到来,受到了有易氏部落的热烈欢迎。

有易氏部落的首领绵臣带着老婆来看热闹,没想到老婆对王亥频送秋天的菠菜。

绵臣没有发现老婆的异样,老王也没有当回事,但是老王的弟弟心理不平衡了。

之前,你能干,当部落首领,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但其实也比我强不了多少。

现在,你明明已经是老腊肉了,居然比我小鲜肉还会吸引女人。

为什么好事都让你摊上了?

心地不怎么善良的王恒动了杀机。

一天,老王在交易会上喝得酩酊大醉,踉踉跄跄回到驻地睡觉。

王恒派出的刺客,拿着斧子潜入驻地,趁着夜深,轻松地杀掉了昏睡的老王,还把老王大卸八块。

可能是动静有些大,刺客被警醒的商族人发现。首领被杀,那还了得,大家一拥而上,刺客落网。

因为是在有易氏的地头上出的事,刺客被押解到绵臣那里处置。

绵臣审问之后,动了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的念头,对真凶是谁并不关心,他扣留了商族的牛马货物,包括放马放牛的技术人员,而把罪魁祸首王恒赶出了领地。

还有一种说法。

刺客并不是王恒派出的,而是绵臣指使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抢夺商族人的牛马货物,王恒只是一个被冤枉的好人。

三四千年前的事情,真相已经搞不清了。

不管怎么说,老王的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刺杀事件。

后来,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带了人马前来报仇,灭掉了有易氏,杀掉了绵臣。

有关报仇的事情,甲骨文上有相关记载。

王亥在商人的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一直到现在,还经常有海内外商人飘洋过海,千里迢迢,来到商丘祭祀商人的老祖宗王亥,以求老王保佑他们事业有成、发财致富。

隔壁老王干了这么多破事,还好好的,频频出现在网络上。

这几天,还有一个小王,也被刷屏了,谁是谁非说不清。

而王亥这个老王啥也没干,就死于非命,实在太冤了。

呵呵!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