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太康八景
据太康旧志载,太康县系古阳夏县,地属陈郡(今淮阳)。其地虽无名山大川,但丘冈陵墓漫衍,逶迤不平。河渠纵横,幅员辽阔。人民富庶,赋役较他县最重。实为中州名区。境内风景名胜颇多。
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多依古县八景。清道光八年(1828年)太康知县戴凤翔所修县志首绘八景图,分别题为“歌台流响”、“灵塔晴光”、“花萼春荣”、“长山积翠”、“莲池夜月”、“霸垒斜阳”、“涡水秋澜”、“宋冈红叶”。
歌台流响 夏朝太康王终日贪图游猎,数日不归,朝政荒驰。老百姓都有了二心。有一次,他到洛水南岸狩猎,一百天未归。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趁机夺取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篡夺夏政,并派兵把守洛水北岸,拒绝太康归国。太康只好到处流亡。太康的五个弟弟用车载着母亲来到洛水北岸等待,盼他早日归国。太康终未归国。五个弟弟痛恨太康失国,分别申述大禹的训戒,每人作歌一首。史称五子之歌。后来,太康逃亡到戈地阳夏(今太康县),筑城定居,后病逝于此,葬在城东南二里许(今太康城东南王陵村西侧)。今太康陵犹存。后人传颂五子之歌,感伤五子之志,遂于县西(今太康县常营镇南)筑一高土台,古称五子台。台上建有五子庙。台下有深水潭,为五子潭。高台孤立旷野,草木葱盛,随风摇曳,发出幽鸣之声,犹如五子歌声在耳。后人吟诗述怀:“当年苦口戒盘游,人去台空响易流。此日登临怀古调,悲风落木一时秋。”五子台今只剩两个小土堆和因台取名的五子王村。
灵塔晴光 灵塔即灵光塔。此塔位于县城城墙外东南角太康陵西侧青鸟家(今城南关塔湾村)。此塔又称塔湾塔,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塔顶端有一宝瓶,内藏玉佛一并及舍利数颗。仰观此塔,八面玲珑,直插蓝天白云。阳光照耀,熠熠生辉。登塔远望,薄云缭绕,飘飘欲仙。有诗赞曰:“康城佳气比钟云,宝塔玲珑耀日星。绝地通天文笔耸,风光绝妙写兰亭。”现此塔已无。
花萼春荣 唐朝时,太康县有一花萼台。此台位于县西北三十里处,此处即今太康县独塘西蔡堂西北一里处。原不知何时建有萼台寺。相传,武后浏幸至此,筑台赏花。唐时有花萼楼,为元宗友爱之所,花萼台为武后游幸之所亭。为帝王游观之所。有一年初春时节,武则天将游幸上苑花萼台,御旨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日凌晨,鲜花遍布,春色满台。后人诗赞:“武后巡游处,如从天上来。先春闻诏下,迎辇报花开。粉黛香霑雨,旌旗影蔽台。至今桃杏色,岁岁点闲苔。”如今,台去花逝。
长山积翠 县城旧东西大街东头有一土地祠,其地名叫长白山,并非县城实有高山。如在春雨时节,烟火万家,柳树吐绿。远而望之,青翠欲滴,实为绝妙的观景之所在。有诗赞之:“芳郊凝望处,几曲小峰峦。雨浥春如洗,烟拖黛欲攒。题诗堪徙倚,载酒足游观。亦有山林趣,何人肯挂冠。”
莲池夜月 古县城西关外,往往有水池多种莲耦。夏秋之际,追凉云间,露气流香,月光映水,清风徐来。虽无亭阁点缀入胜,确是纳凉观莲赏月之佳境。此刻极富近人朱自清《荷塘月色》之诗情画意。时人有诗描绘此景:“绿影澄波丽,清池浸月孤。澹烟宠翠叶,洁玉映冰壶。香度风延岸,花明露泻珠。道宵看不厌,恍得八仙都。”
霸垒斜阳 县城西北五里,有商时代村落高台遗址。楚汉相争时期,霸王项羽为汉王刘邦所追曾驻兵于此。之后,项羽继续东逃,败于垓下,自刎于乌江。后人称此台为霸王台。夕阳时节,文人雅士登台远眺,云树苍茫,夕阳西下。怅然怀古,痛惜霸王拔山盖世之勇,哀其英雄穷图末路之悲。后人作诗吊古抒怀:“叱咤风云拒汉家,于今旧垒夕阳斜。美人骏马终黄土,台畔秋声咽暮笳。”
涡水秋澜 涡水,即县城北关涡河。涡水上游源自县西北通许县青冈河,流入县境,折而东南流入拓城,汇入淮河。下游为众水所归。每遇秋风初起,碧波荡漾。风势稍劲,涟渏粼粼。堤柳青青,随风舞动。涡水与秋日清光相映生辉。水边到处生长着白蘋红蓼。鸥鹭群翔,啼声回荡。此景构成了涡河秋水伟观。时人作诗咏之:“湛湛涡河水,秋来觉更幽。风吹银浪细,树接碧烟浮。渺渺沙边雁,依依萍际鸥。欢澜如有兴,随意驾扁舟。”由于河水污染,涡水秋澜早成旧影。
宋冈红叶 县城西北四十五里处有一古城址,后人疑为扶乐县故城。扶乐县为西汉故县,晋时并入阳夏县(今太康县)。隋开皇十六年又复置扶乐县。唐太宗贞观元年又并入太康县。古城址北崔桥集西北有一宋马冈,简称宋冈(宋冈、崔桥现属今扶沟县)。此地冈势漫延,环绕古城。冈中有一条大道通往古城。冈的四周种有很多桃树。暮春三月,落英缤纷,红花翻飞。深秋时节,冈上霜叶斑烂。此景酷似唐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之境。时人作诗颂之:“宋冈驿路通,夹岸叶飞红。略籍严霜染,浑如夕照融。风来声淅沥,雨过色葱茏。会得芳菲意,停车指顾中。”可惜,宋冈红叶风景已荡然无存。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