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南北朝历史 > 女人系列:扮男装靠下棋当到副市长的女人

女人系列:扮男装靠下棋当到副市长的女人

日期:2017-04-14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先是,东阳女子娄逞变服诈为丈夫,粗知围棋,解文义,遍游公卿,仕至扬州议曹从事。事发,明帝驱令还东。逞始作妇人服而去,叹曰:“如此之伎,还为老妪,岂不惜哉。”——《南史·崔慧景传》

译文:

以前,东阳有一个女子名叫娄逞,她女扮男装,她粗通围棋,也能识字知书,于是遍游当时的公卿之间。后来娄逞做官做到扬州议曹从事。女扮男装的事情被发现,齐明帝将其遣送还乡。娄逞换上女装上路,叹息不已:“我虽有这样的本事,却依然要作老妇打扮,真是太可惜了。”

一个人靠着下棋当上了官,听上去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而一个女人,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女扮男装,靠着下棋“弈而优则仕”,居然还成功了,那就更有传奇色彩了,用彪悍来形容也不为过。

这个彪悍的女人就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娄逞。

在《南史·崔慧景传》中,记载了娄逞的传奇故事,所以,娄逞就成了正史中记载的第一位女棋手。

为什么要强调正史呢?因为在葛洪写的《西京杂记》中,对刘邦的小老婆戚夫人下棋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虽然《西京杂记》的大部分内容很有历史价值,但毕竟不是正史。

娄逞的传奇经历是有一个历史大背景的。

当时的南朝,下围棋很是流行。如果你自诩是时尚达人,就必须会下围棋。会下围棋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如果不会下围棋,那你就OUT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

民间弈风盛行,也还罢了。皇帝们酷爱围棋,并且大力推动,那就了不得了,流行风的风力几乎到了台风的级别。

宋明帝刘彧就是一个棋痴,他专门设置了一个官方机构——“围棋州邑”,主要负责推荐、评定和管理棋手,还要从事围棋理论的研究、收集编辑棋谱,再就是组织全国性的围棋比赛。

这个机构就相当于今天的中国棋院。棋院院长是谁呢?《南史·王谌传》中记载:“以建安王休仁为围棋州都大中正。”刘休仁是刘彧的弟弟,皇帝的弟弟亲任院长,足见重视程度。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人物有一种爱好,小喽啰们必定爱好得一塌糊涂。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棋艺而得官的大有人在。

不过,再怎么流行,再怎么疯狂,还是轮不到女人来乱说乱动的。娄逞,作为一名女性围棋爱好者,就碰上了这么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无奈的年代。

那么,娄逞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首先,娄逞是个智商很高的女人。

有说法她其实并没有围棋老师,全是自己看书,比如班固的《弈旨》、范汪的《棋品》,等等,属于驾校除名自学成才。在读书识字方面也基本上是无师自通。

其次,娄逞又是个很有勇气的女人。

棋艺的提高不是光靠看书就可以的,总要对局吧。可是,当时围棋还没有设置女子项目,没有对手啊,娄逞很孤独。正常来说,她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找个爱下棋的丈夫,然后俩人在被窝里下,别人管不着,以后再生孩子,也学棋,到时候搞个家庭联赛啥的。但娄逞作出了一个充满勇气的决定——女扮男装,世界很大,我要去看看。

再次,娄逞还是个情商很高的女人。

变身棋界“花木兰”之后的娄大小姐,长袖善舞。史书上用了“遍游公卿”来形容她在所谓的文化圈内如鱼得水,棋艺大涨的同时还扩展了人脉。除了有真材实料,还必须要有左右逢源的高情商才行。

有人要问,这么混文化圈子,怎么没有被看破女儿身呢?那时候,南朝文人继承了东晋的风气,娘泡的才子不在少数,癫狂、嗑药、看上去不那么正常的文人也很有市场。如果娄大小姐再稍微长得中性一点,小心一点,还是有可能掩藏身份的。所谓“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名声出来了,当官就成为可能,娄大才子不但当官了,还当了个不小的官。不管娄逞当初是否只想提高棋艺,还是别有抱负,反正许多人削尖脑袋没干成的事情,被娄逞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什么官呢?扬州议曹从事。这可不是现在满地走、多如狗的科长、主任之流,南朝的行政设置是州、郡、县三级,议曹从事就是在刺史下面分管某方面的属官,相当于现在的分管副市长,而当时的首都建康就在扬州境内,所以,级别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地厅级,权力很大,要是养个二奶、包个小蜜啥的绝无问题。

不过,娄逞没有意识到,官场和文化圈是不一样的。

风口浪尖之上,娄逞的女扮男装终于露馅了。史书上没有记叙娄逞被举报的过程和原因,只是交代了一句:“事发,明帝驱令还东。”如何事发?是无意泄露,还有人专门调查?官场之中,万事皆有可能。

综合诸多野史,基本上有两种说法。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