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总督、巡抚这两个官职,明清两朝有着天壤之别

总督、巡抚这两个官职,明清两朝有着天壤之别

日期:2018-01-0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总督巡抚这两个官职,相信诸位都有一定的了解,作为封疆大吏它们在地方都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过最早的总督、巡抚却和我们想象中有明显的差别。

督抚制度源于明朝。明初,官制承袭元制。在地方上设置中书省,但改行省丞相为承宣布政使。布政使的权力远比行省丞相的权力小,元朝的行省丞相凡是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大事无不统领,而明初的布政司只管民政和财政。司法、刑狱则由按察使负责,军事方面则由指挥使管理。

明朝的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并称“三司”,彼此不相统属,省内的重大事务都需三人合议,上报朝廷请旨。明太祖朱元璋实行的这种地方分治制度,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出现内轻外重的局面。但是“三司”并列的制度由于权力分散,互相推诿,于是总领地方的督抚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明朝最早派出“巡抚”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出太子朱标巡抚陕西,考察秦地山川形势,慰劳父老子弟,并考虑在那里建都。值得注意的是,朱标此行虽是“巡抚”地方,但他的使命只是考察建都,并非管理地方,这与后来的督抚制度没有任何联系。

到了建文和永乐年间,朝廷才派出以管理地方为目的的巡抚。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派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金纯等26人分赴各省,“安抚军民,询查利病”。但是蹇义等“巡抚”仍是临时差事,并不在地方长驻。

宣德年间(1426-1435年)巡抚才成为由中央派往地方的长官,真正成为了封疆大吏,于谦、周忱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巡抚。总督的设置要比巡抚晚,景泰年间设置了长驻的两广总督,这也标志着总督制度的形成。

明代的总督、巡抚虽然是地方大员,但是在《明史》和《大明会典》中却不把他们列为封疆大吏,而是编入都察院系统,这是因为督抚是由中央派出的廷臣,并兼有都御史、副都御史的头衔,事实上长驻地方的督抚们已经是管理地方,定性为封疆大吏应该没有疑义。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官制,在地方上设总督和巡抚,督抚制度也更加成熟。总督是管理一省、两省或三省的地方长官,文武兼管,并带有右都御史衔。巡抚是管理一省的行政长官,带有副右都御史衔。不过这种情况只是大概说法,实际上,清朝的总督和巡抚在职权上是比较难以区别的。

都说清朝重满抑汉,但是清朝初期在督抚的任用上却很开明,据统计,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共有督抚652人,其中汉军旗出身的295人、汉族229人、满族125人、蒙古族2人、不明出身者1人。

从这组数据来看,清朝前期,地方督抚以汉军旗和汉族人居多,满人只占有19%。历史证明,清前期多用汉人出任督抚的政策是对的,它对于巩固满族对全国的统治起了积极作用。

这种局面到了乾隆的时候被打破,当时满汉矛盾进一步缓解,汉族地主阶级的力量逐步加强,面对这种形势,以乾隆为首的满族最高统治集团为了维护满族亲贵的利益,在任用地方督抚上一改前朝的做法,尽量不用汉人和汉军旗人,而多用满人。

乾隆对其父雍正重用汉族督抚不以为然,他曾评论雍正帝最信任的几位督抚说:“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皆皇考所称许者,其实文镜不及卫,卫不及鄂尔泰。”其中所论三人只有鄂尔泰是满人。

乾隆在地方军事和行政上实际也是多依靠汉族官员,但在赏赐和升迁时却很慎重。如在平定金川之乱时,主要依靠的是岳钟琪、杨遇春、杨芳等汉族将领,而重赏的却是满人傅恒等人。在乾隆朝汉人出任督抚的极少,官至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也不多,以至于有人评论说:“汉人仕外官者,能渐至两司,则已为极品矣。”

嘉庆帝和道光帝继承乾隆的做法,仍然多用满族督抚,但汉族督抚的比例有所增加,而且有影响的地方大员都是汉族督抚,如阮元、贺长龄、林则徐等,都是一时风云人物。这个时候任用汉人督抚已经不是为了缓解满汉矛盾了,主要是因为汉人督抚更为能干。

到了晚清,经过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清王朝的中央权威大大衰落,权力重心逐渐向督抚倾斜。特别是咸丰朝,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需要,咸丰效仿嘉庆的做法,谕令各地办团练,一批团练首领乘乱而起。

其中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被清廷授予总督或巡抚,这些汉族督抚的崛起,不仅增加了督抚的数量,而且形成了督抚专制的新体制,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势力膨胀的督抚们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晚清的政局。

在到后来大家就更清楚了,民国时,这些督抚们相继演变为各地督军、军阀,割据一方。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