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的科技水平怎么样?为什么与北宋王朝相爱相杀数百年?
历史上北宋一直与大辽打打停停,在多数人眼里大辽不过是游牧名族,充当是莽夫的角色,而一些野史评书甚至影视剧里,辽国人但凡出场,更是常见野蛮凶悍的模样。而至于文明程度?看上去相当的落后!好些宋史爱好者们,说起这事更是捶胸顿足:可怜我文明昌盛的大宋,就这么常被野蛮没文化的辽国欺负!
但北宋中期,一场宋辽之间的外交纠纷,叫宋朝君臣们正视了另一个现实:何止是刀枪骑射?就算是高难度的天文数学,辽国人也绝不可小觑。
一、历法
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北宋派使者团出使辽朝,祝贺其皇帝生辰。使团到达辽国时,正值冬至。按宋、辽外交礼仪规定,冬至日双方要互相致贺。但问题来了,按两国历法来算,冬至日不在同一天:宋朝早于辽朝一天。当北宋使者在冬至日那天向辽人问候时,辽人拒不接受,理由是按辽朝的历法,冬至日还没到,第二天才是!
紧接着,此事便引发了一场争论:“宋辽二历,何为先进?”一不小心,这场宋、辽的外交纠纷,就有可能演变成一次双方的擦枪走火。不过,幸而宋使中有苏颂。
苏颂字子容,庆历二年中进士后一直为官。他不仅是天文学家、医药学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出使辽朝,写下《前使辽诗》、《后使辽诗》多篇,记录了辽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外交礼仪等多方面资料。这一次,苏颂以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身份充任辽朝的“生辰国信使”第二次出使辽国。面对这场外交风波,苏颂发挥聪明才智,发表了一篇宏论。
苏颂以自己广博的知识、诡辩的才能,避重就轻,对两国冬至日相差一天的问题回答:“天文历法计算的一点小小差异,导致快慢不同,早一天晚一天的没啥大问题,更不用上升到谁家先进或是谁家落后的高度。至于互相朝贺,咱就各自依从本朝的历法就行了。”不偏不倚,这说法也算公道,既尊重了辽朝的风俗习惯,就此安抚了辽朝人心,也不失我大宋的国威,这次轰动两国的外交纠纷算是安全着陆,辽朝跟北宋继续维持友好和平的外交关系。
但科学就是科学,容不得一点含糊,两国的冬至日虽然只相差一天,也有精准之差,有先进、落后之别,作为本身就是科学家的苏颂,很清楚他的话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更骗不了皇帝。苏颂一回国,皇帝马上就问他:“二历竟孰是?”——你说实话,历法到底是咱先进还是他们契丹先进?这次,苏颂得实话实说了:“确实他们老辽先进!”
这话怎么说?先来看看北宋的历法使用情况。宋朝初年,历法沿袭了后周王朴所制的《钦天历》,一直到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开始使用《奉元历》,这百余年间,北宋共使用了七种历法,平均十多年就换一次,频繁的更换从侧面正说明了历法的不精。而据史书记载,这部《奉元历》颁行的第二年就有“正月月食,遽不效”的情况,可见其不太精准,苏颂肯定心知肚明。
反观契丹的历法,从辽太宗时开始使用后晋马重绩的《调元历》,中间经过部分修补后,一直到辽圣宗统和十二年(公元994年)使用新历《大明历》。而这部《大明历》是参照南北朝祖冲之所修的《大明历》,重新修订而成。这部历法一直延用到辽末,金朝经修订后又继续使用至金末。苏颂使辽时,辽朝正在使用修订后的《大明历》。从双方使用历法的情况来看,辽朝的历法先进于北宋的历法似乎没有什么疑问。
这次外交纠纷,暴露出了大宋的历法还不如一个游牧民族的先进,但这不过是辽朝强大科技实力的冰山一角,除了历法,在其他一些领域,也不能小看辽朝。
更多>>(接下文评论)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