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古代人表白的方式

古代人表白的方式

日期:2022-05-20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520和521因为听着非常像我爱你,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520”和“521”都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情人节,“520”这一天在逐渐深入人心。表白也成为了这一天里不可或缺的项目。而怎么向对方传达自己的爱意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仅仅只是说一句“我爱你”或者“I Love You”总会显得有些单薄,现在就让我们来临时抱佛脚,看古人们都是如何表白的。

古人都是怎么表白的

一、用诗词表明爱意

古代流传下来最经典的告白方式,大概就是以诗词的形式了。

追溯到最早的表白诗词,莫过于《诗经》。《诗经》中所记载的一些经典诗词,可谓是后世告白的参考模板,哪怕是今时今日,都可以随时拿来用,也一点都不违和。

比如那一句最常用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说是当时最浪漫的爱情诺言了,所谓山盟海誓,感人肺腑,也不过是这句话的原型。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句话在任何表明爱意的场合都被拿来使用,快被“用烂了”,所以远不及当时那样惊艳。

还有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原型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句诗词是出自于汉代才女卓文君的《白头吟》,她和司马相如的爱情虽然不一定是一桩美谈,但这句经典的诗却流传了下来,并且在这几年还火起来了。

《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它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其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句最为经典,后来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最早知道有类似的表白是小时候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后来才知道它是化用自汉代的乐府诗词,而原文相对来说更是气势磅礴。“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乐府诗中“只有到了天地尽头,才敢与君决绝”的意境与宋代张先的“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车遥遥篇》:“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送礼物

古代人表达爱意,除了诗词,也会送礼物,看来送礼物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古今皆有之。

1.送定情信物

定情信物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某种物件,而常用的,大概是这几种。

玉佩、簪子等首饰。这些首饰不只是男子可以送给女子,女子也同样可以将自己的首饰送给意中人,即便是不能每天相见,玉佩和簪子陪在心上人身边,犹如日日相见。

香囊。香囊其实在古代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定情信物的“标配”了,如果说有心上人的话,女子可以亲手做一个细致的香囊,然后赠予他,男子也有意,就会将香囊作为贴身之物,而且常常佩戴。

木梳。木梳在古代有“白头偕老”的美好寓意,正所谓“结发同心,以梳为礼”,把梳子当做定情信物,其实也是很合适的。而且,古代女子在出嫁前也有木梳梳头的习俗,如果“520”不知道送心上人什么礼物的话,送一把梳子也是很浪漫的哦。

2.送食物

古代人表白除了送定情信物,还有送食物的,他们用食物表达思念之情。

01 用食物表达思念之情

《诗经》有记载,“投桃授荑,抛桃掷李。”

古时候男女青年在夏季瓜果成熟之际,于林中聚会,对中意的人会投以梅子、木瓜等食物,来表示自己的倾慕之情。

唐代诗人王维也曾在《相思》一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从这首诗之后,红豆就变成了寓意相思和爱情的一种“专属”信号了,包括后来衍生出来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其实都是用食物来表达思念之情、以食物作为爱情见证的典型代表。

苗族还有姑娘对意中人赠送糯米饭的习俗。如果姑娘看上哪个小伙子,就可以主动赠送他一包糯米饭,数量越多,感情越深,假如男方对这姑娘也是有意思的,就可以收下,然后禀明父母,再托媒人前来提亲。

其实用食物来表达思念和爱情,是一种既直白又含蓄的方式,情意能直接被传递出去,又不会因为过度直白而尴尬。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