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作为五子良将,知名度为什么远不如其他四人?
乐进作为五子良将,知名度为什么远不如其他四人?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也逐渐引起了广大粉丝的关注,众所周知该剧一经播出,就以其精彩的剧情,精良的制作,精心的演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拿下了收视第一的宝座,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好剧!
乐进作为五子良将,知名度为什么远不如其他四人?
《三国演义》中的乐进虽然是最早投靠曹操的武将之一,但他出场的戏份并不多,整体表现一般,最后中了甘宁一箭,便再也没有登场。然而,乐进一生中也有不少高光时刻,而且对手都是敌方大将,功绩可观。加上乐进的资历,他当之无愧地位列曹操身边的五子良将。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有言:“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曹操一生都鞍马战斗,对待内部的割据势力,他先后消灭了二袁、平定了吕布、击败了张绣等,对外则降服了南匈奴、乌桓等,最终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大业,堪称英雄。曹操能够有如此伟业,自然离不开身边谋士和良将的辅佐。而陈寿提到的“五子为先”指的就是曹操身边五位最为突出的良将,他们分别是于禁、张辽、徐晃、张郃和乐进。
乐进是河北人早年投靠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他被派往南方作战,与孙权军对峙。乐进的英勇善战和军事才能在南方战场上得到了展现。曹操亲自派乐进率军攻打庐江时,他以身先士卒的精神,率军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在这次战斗中,乐进表现出色,尽显将领风范。之后,他又在荆州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曹操扫清了南方的战略障碍。
乐进的武艺高强,擅长骑射,尤其以掷矛著称。他与周瑜、黄盖等名将交锋时,时常能够射中对手,让敌方大将深感头痛。在对付江东诸将的较量中,乐进屡次斩杀敌军主帅,展现出了超凡的实力和勇武果敢的风貌。他以一人之力在战场上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战绩,与曹操共同征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武将精英。
然而乐进的战功却很少有机会在《三国演义》中被充分展现。他中了甘宁一箭后,便再也没有登场,这让人遗憾。无论如何,乐进作为曹操身边的五子良将之一,他的出场和战功都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忠诚。他是曹操重要的得力助手,为曹操的伟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乐进虽然在《三国演义》中的戏份有限,但他的英勇和武艺在历史上广为人知。他在乱世中以勤勉和忠诚的精神,为曹操和北方的统一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战功和才华,使他成为了曹操身边不可或缺的一员。乐进虽早逝,但他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地位将永远被铭记。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三国演义》中一道浓墨重彩的篇章,为我们展示了那个英雄辈出、英勇争锋的乱世时代。
于禁是曹魏众多名将中第一个被授予假节钺的人,在曹操时期,于禁是外姓将领中知名度最高的。张辽镇守重镇合肥多年,屡败孙权,以八百精兵破十万吴军名震天下,“张辽止啼”的故事更是世代流传。徐晃襄阳败关羽,曹操曾赞其“有周亚夫之风”。张郃街亭败马谡,多次抵御诸葛亮北伐,是后三国时期曹魏的柱国之臣。
而说起乐进,想必很多朋友都会有种陌生的感觉,乐进在后世的名气确实是远不如前四者,然却得与前四人并入五子良将之列,实在让人捉摸不透,那么乐进为何能“挤进”五子良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乐进追随曹操的时间比于禁还早,他是五子良将中资历最老的一人。据史料记载,于禁是于初平三年(192年)投入曹操帐下的,而当时的乐进早已是曹操的心腹将领,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这件事我们便知: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讨伐董卓失利,损兵折将后曹操亲往扬州征兵,并同时派乐进回本郡征兵。据《三国志》记载:“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而乐进也因征兵有功被升为了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乐进确实没有张辽破吴,张郃夺街亭那样流传千古的功绩,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乐进。那么乐进都有哪些战功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二:征战四方。濮阳破吕布,乐进因功被封为广昌亭侯。征张绣,攻刘备于小沛,乐进因功晋升为讨寇校尉。曹操与袁绍对战时,生擒袁绍部将淳于琼,烧毁乌巢粮草的领军将领正是乐进。曹操南征刘备孙权时,也皆有乐进的身影。
只知张辽威震逍遥津,然当年那场魏军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又怎是张辽一人之功,时镇守合肥的将领乃是张辽,李典和乐进三人,后来也是三人合力才彻底将吴军给击退的,我们不能只放大张辽之功而忽视乐进和李典。
以上就是有关乐进作为五子良将,知名度为什么远不如其他四人?内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的历史趣闻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相关文章的话,就请持续关注古宫历史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