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历史上的严世蕃真的是鬼才吗

历史上的严世蕃真的是鬼才吗

日期:2023-08-03 编辑:小智 来源:网络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明朝嘉靖人称'鬼才'不务正业的严世蕃,脑子到底有多好使的相关内容。

明朝嘉靖人称

明朝嘉靖人称'鬼才'不务正业的严世蕃,脑子到底有多好使

虽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但严世藩凭借着其绝佳的智慧和才能成为了一名官员。严世藩这个人非常狡猾,懂得识时务。他还对国典非常熟悉,最重要的是,他擅长揣摩别人的心理。正因如此,他被誉为嘉靖朝的第一鬼才。 严世藩能够身居高位,其实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在位的嘉靖皇帝本人息息相关。要想解释清楚这一点,还需要从嘉靖皇帝登基的时候说起。

嘉靖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实属意外。此前的明武宗没有儿子,而且很年轻就去世了,因此大臣们不得不从宗室成员中选一个嘉靖皇帝的兄弟辈作为下一任皇帝。由于嘉靖与明武宗的血缘关系最近,而且当时还非常年幼,大臣们觉得他好欺负,所以出人意料地让他登基成为皇帝。这样的选拔结果为严世藩后来的政治进展奠定了基础。

严世藩不仅机智过人,还善于利用自己对嘉靖皇帝的了解来博得信任和宠爱。嘉靖皇帝对政务不太关心,更喜欢花时间在养生和娱乐上,所以他对严世藩等出色的官员交由他处理国家大事保持了极大的依赖。严世藩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才能,操纵着嘉靖皇帝的心理,成功地掌控着朝政。

严世藩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他的智慧,还在于他善于观察和揣摩别人的心理。正是凭借这一点,他能够准确把握嘉靖皇帝的喜好和想法,因此在朝政决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严世藩善于谋划并把持朝政,因此成为了嘉靖朝的中流砥柱。

嘉靖皇帝之所以能当皇帝,那也是相当的意外了。因为之前的皇帝明武宗膝下无子,而且很年轻就死了,所以大臣们不得不在宗室当中,挑选一个嘉靖皇帝兄弟辈的人做下一任皇帝。因为嘉靖和明武宗的血缘最近,而且当时尚且年幼,大臣们觉得他好欺负,所以也就很“意外”地让他当上了皇帝。

后来嘉靖皇帝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权,通过一场大礼仪之争,斗倒了那些大臣。但这件事也让当时年轻的嘉靖皇帝,有了一个错觉,那就是自己智商最高,比所有人都高。

所以,嘉靖皇帝掌权之后,很善于利用大臣们之间的争斗,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而且自负的嘉靖皇帝,习惯于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所以几轮斗争之后,大奸臣严嵩就上台了。

相比之前的大臣,严嵩有几个优点,最让嘉靖满意。首先,严嵩非常听话,十分善于阿谀奉承,从来不违背他的意思。而且严嵩特别会写青词,就是那种用来向上天祈祷的文章。正是这两个优点,让严嵩脱颖而出,成为了嘉靖时代最大的一个权臣。

但是,想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想要做好一个奸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嘉靖皇帝是出了名的难伺候,除了写青词之外,嘉靖皇帝还特别自信自己的才学。所以很多时候,嘉靖皇帝给下面大臣下旨的时候,都不会直接下明旨,而是会直接让大臣们猜。

很多时候,嘉靖可能只写几个字,甚至只给一个词,然后让大臣们猜他的意思。猜对了自然万事大吉,猜不对就麻烦大了。不得不说,嘉靖确实是个很博学的人,所以给出的这些提示,往往范围极广。想要解题,就只能比嘉靖更聪明,比嘉靖看的书更多才行。

虽然严世藩没经历过科举,也没有什么著作文章流传于世。但严世藩这个人,确实称得上是博览群书,而且通晓古今。后来每次嘉靖给严嵩出题,严世藩总能替老爹轻松解答,而且基本上就没错过。

有一次,嘉靖皇帝读了一本孤本,当时又读到了不理解的地方了,于是又用朱批抄了送给了严嵩。严嵩看了这个句子,当时就懵逼了:寻思这皇帝又从哪里整来这么一句,怎么连听都没听说过?难道是嘉靖皇帝自己写的?这下可坏了,这要是翻译错了,那后果是真的不堪设想了!于是,严嵩立马就和几个内阁人在衙门里就开始了翻经阅典,甚至连饭都顾不得上吃了,开始逐个地查着资料。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让皇帝派来的小太监一催再催的。最后把嘉靖皇帝等得也不耐烦了,直接上来就骂道:“你们这帮饭桶,什么也不是,养你们有什么用!”

正好在这个时候,严世蕃也从外面回来了,他看见他爹和几个大臣们正着急慌乱地乱翻书的时候,感觉是有急事的样子。于是就问了一句: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慌慌张张呢?严嵩就给他儿子说了起因缘由,并且将那个小纸条给他看了。

结果严世蕃就看了一眼,就非常肯定地说了一句:这段话我读过,是出自什么什么书里面,意思是怎么回事。严嵩一听非常高兴,连忙就核对了,一看果然如此。

从这个事情不难看出,严世蕃也是真材实料,真才实学,而并非是一般的“小聪明”。

嘉靖四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564年),严嵩失宠了,并且被就地免职;当时作为他的儿子,严世蕃也被流放了。但是,严世蕃并没有去往指定的流放地点,而是在半道耍小聪明,拐回了他的老家江西新余,并且还在老家大兴土木。

当时新余离北京那也是隔着几千里路,天高皇帝远的,只要严世蕃不是那么太嚣张的话,皇帝一天那么多的破烂事儿,根本也没时间搭理他。如果他要好好地隐藏自己的话,凭借着之前搜刮来的大量的金银珠宝,就是花十辈子都花不完。但是偏偏,严世蕃就是劣性不改,他在自己的老家还是欺男霸女的,最后还被人给告了御状。

即使被关进天牢,严世蕃也没当回事,根本没害怕,他觉得这都不是事。但是和他一起被关进来的同党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很是迷惑,严世蕃却很淡定地对他说:不要害怕,我们马上就能出狱了!原来,严世蕃早在得知处理他这案子的主审官员、以及案件进展之后,他就指示他的同党,在京城各地散布消息:严世蕃这个人不仅贪赃枉法,还冤杀谏臣杨继盛和沈链,他还希望主审此案的官员们能够为二人平冤。

正常人的思路是如果自己落难了,怎么也得想办法花钱或者用点手段,为自己平反。但是偏偏严世蕃就不这样做,他还往自己身上多加罪名,他真的是嫌自己死得太慢了。

而对当时负责主审严世藩的官员来说,严世蕃那是死有余辜。所以自然更愿意,给他多写几个罪名,想要让他更“快速”的上路。

因为严世藩所说的这两个案子,当初正是嘉靖皇帝亲自审核批准的。换句话来说,如果主审官员要为杨沈二人翻案的话,那无疑就是说:皇帝判错了案子。这个事情可是大忌啊!皇帝怎么会判错?

所以,这个折子如果真的递给了嘉靖皇帝的话,那么以严世蕃对皇帝的了解来说,他不但死不了,还有很可能会被官复原职。而这些主审官员们,就会被嘉靖皇帝以“诬陷忠良”为理由,通通地打入大牢。

但是,事与愿违,鬼才严世蕃这次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政治天才徐阶。徐阶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猫腻了,所以就将奏折给拦了下来,并且重新定了严世蕃的罪名:给他弄了几个莫须有的罪名,说严世藩通倭,并且让严世蕃本人看了都是百口莫辩的。

虽然在徐阶写的的奏折里面,没有一个字说严世蕃谋反,但是整体的意思让人看着就是写:严世蕃要谋反!

嘉靖皇帝对于贪污,只要不是太过分,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是,谋反就另当别论了,一旦抓住,那绝对是不能放过的。所以结局很明朗了。嘉靖皇帝一看完奏折,立马龙颜大怒,最后在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65年),把严世蕃给斩了。

严世蕃因为太聪明,得到皇帝重用,然而也因为这点,他没有用到正道,用于歪门邪道,而让自己丢了性命

关于明朝嘉靖人称'鬼才'不务正业的严世蕃,脑子到底有多好使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古宫历史网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全面的历史资讯和故事。我们的内容不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喜欢的话就请关注我们吧。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5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