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的吕布怎么死的? 白门楼吕布殒命的故事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三国第一的吕布怎么死的? 白门楼吕布殒命的故事这一内容。
三国第一的吕布怎么死的? 白门楼吕布殒命的故事
吕布与袁术虽然地盘和实力不能与曹操相比,但吕布作为徐州牧也是一方诸侯,其势力不逊于袁术。吕布的理想是作为汉朝的臣子,致力于恢复汉朝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中,吕布在下邳城被曹操围攻的战斗中殒命。吕布在董卓被杀后,先后投奔南阳太守袁术、渤海太守袁绍、上党太守张杨和陈留太守张邈,但都没有长久地执掌权力。后来,他带领军队投奔了刚刚得到徐州的刘备。刘备希望将徐州让给吕布,但刘备的义弟张飞不同意,只能让吕布驻军在徐州附近的沛县。吕布在沛县驻军后,曹操采纳谋士荀彧的计策,以天子的名义要刘备讨伐袁术,却让吕布趁机夺取了徐州。吕布夺得徐州后,又采纳谋士陈宫的建议,请刘备回徐州驻军沛县,刚好与原来的驻地进行了交换。尽管刘备不情愿,但只能接受。两人守望相助,关系相对友好。特别是当袁术派纪灵率军讨伐刘备时,吕布出面调解,辕门放箭,让纪灵不敢进攻刘备,解救了刘备的危机,增进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吕布还对刘备表示,他今天解救了刘备的危难,以后得志了不要相忘。刘备对此再三感谢吕布。然而,之后张飞抢了吕布派人从山东买回的150匹马,导致两家关系恶化,吕布围攻沛县要马,刘备等人只能突围投靠曹操。
吕布在沛县驻军后,曹操采纳谋士荀彧的“驱虎吞狼”计,猎用天子的名义要刘备去讨伐袁术,却让吕布乘机夺了徐州。吕布夺得徐州后,又采用谋士陈宫的意见,请讨伐袁术失败的刘备回徐州,驻军沛县。刚好与原来刘备驻徐州、吕布驻沛县来了个掉换。无奈之下,刘备只好接受。而且,两边守望相助,倒也和平友好。尤其是当袁术派纪灵率大军讨伐刘备时,吕布出面调解,辕门射戟,使纪灵不敢进攻刘备,解了刘备的危难,两家关系更好。吕布曾对刘备说:“我今天解了你的危难,今后得志,不可相忘!”刘备再三感谢。后来,张飞拦路抢了吕布派人从山东买回的一百五十匹马,引发了两家矛盾,吕布围攻沛县讨马,刘备等突围投靠曹操。
曹操率大军亲征徐州,吕布兵败,退入下邳城坚守。两个月后,吕布在睡觉时被手下人捆绑开城门投降。曹操在白门楼上处置吕布及其随从。
当曹操下楼时,吕布对刘备说:“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呢?”刘备点头应允。一会儿曹操上楼,吕布表示自己愿意投降,辅佐曹操定天下。
曹操回头问刘备说:“何如?”刘备却回答:“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气得吕布大骂刘备:“这个家伙是最无信的人!”又谴责说:“大耳儿!不记得辕门射戟时了吗?”刘备一言不发,曹操于是下令将吕布缢死,一代名将,就此丧生。
吕布会失败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看,吕布盘踞的徐州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政治、军事斗争错综复杂。自曹操为父报仇,大肆屠戮徐州士民后,长期的战乱使徐州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缺乏巩固的根据地及可依靠的后方,制约着吕布集团力量的发展。从主观上看,吕布行事优柔寡断“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部将高顺忠心耿耿,吕布不能用;谋士陈宫屡出奇策,吕布不肯信。高顺常谏吕布:“‘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三国志》卷七《吕布传》注引《英雄记》。陈宫被俘后也对曹操说:“但坐此人(指吕布——笔者注)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擒也。”《三国志》卷七《吕布传》注引《鱼氏典略》。二人的确说出了导致吕布败亡的致命伤。
总体来看,吕布为人性格直爽,不拘小节,颇得人心,有容人之量,又无割地称王之野心。其一生行事并无大恶,从未有过类似于曹操的屠城坑卒残暴之事。所以寿作出的吕布“轻狡反复,唯利是视”的评价并不十分公允。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混战,他们之间只有利益,没有诚信。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者多矣,岂独吕布哉!刘备、张绣、马超、公孙渊等哪一个不是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与他们相比,吕布缺乏的仅是权术和战略眼光,所以才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第一的吕布怎么死的? 白门楼吕布殒命的故事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如果觉得不错,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类的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和人物故事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古宫历史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