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发现 > 未解之谜:隐藏在海昏侯墓中的数学之谜

未解之谜:隐藏在海昏侯墓中的数学之谜(2)

日期:2017-05-2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十进制是指,每满十数向上进一个单位,如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为百,十个百进为千,如此类推。位值制是指,上一个算位的数值是下一个算位的十倍,如“2”放在个位上表示2,放在十位上就表示20,放在百位上就表示200,放在千位上就表示2000,如此类推。两者结合起来,就叫十进位值制,简称十进位制。海昏侯墓出土的游珠算板上面的纵线和横线,分别代表着十进制与位值制(图3)。其中横线代表十进制,五道线中,上一线

隐藏在海昏侯墓中的数学之谜

图3

  放置的算珠代表5,下四线放置的算珠各代表1,合计代表4。也就是说,五道横线放满算珠最多代表9,再加1就是10,必须进到上一位。纵线代表位值制,从右到左依次为个、十、百、千、万等算位(图4)。运用纵横交错的直线,把各种数字以坐标的形式科学地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复杂的运算,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隐藏在海昏侯墓中的数学之谜

图4

  海昏侯墓出土的这件游珠算板,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中国的古典数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记数法作一比较,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古罗马的数字系统没有位值制,只有七个基本符号,如要记稍大一点的数目就相当繁难。古美洲玛雅人虽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进位;古巴比伦人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位。而20进位至少需要19个数码,60进位则需要59个数码,这就使记数和运算变得十分繁复。古埃及的数字从一到十只有两个数字符号,从一百到一千万有四个数字符号,而且是象形的,例如用一个鸟表示十万。文化比较发达的古希腊,由于看重几何,轻视计算,记数方法十分落后,用全部希腊字母表示一到一万的数字,字母不够的时候就在字母旁边增加符号“’”,如α表示一千,β表示二千等。现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和记数法是印度古代人民创造的,但是印度在公元三世纪以前使用的记数法是希腊式和罗马式两种,都不是位值制,他们真正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出现在公元六世纪末。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十进位制记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典数学之所以在计算方面取得许多卓越的成就,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游珠算板上所表现出来的十进位制的记数法。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一书中称十进位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这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三、铜钱中的数学之问

  在海昏侯墓的西北角,有一个最小的椁室——北藏阁钱库,这里发掘出堆积如山的大量铜钱“汉五铢”。一位考古人员数了几个月,才清理出“冰山”一角。经过初步估算,这堆铜钱大约有200余万枚之多,重量达到10吨左右(图5)。

隐藏在海昏侯墓中的数学之谜

图5

  200余万枚铜钱,在汉朝绝对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从数学的角度来提问,古代中国是如何记录万以上的大数字呢?古人又是如何数出这200余万枚铜钱的呢?当初下葬的时候又是如何堆放在钱库中的呢?

  首先,这样庞大的数字是如何记录的呢?按照公元190年前后的《数术记遗》中介绍,古代中国记录大数字的方法有三套。

  第一套与现在的记数方法相同,即万之后是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十兆、百兆、千兆、京,以后是垓、秭(zǐ,音仔)、壤、沟、涧、正、载,都是以10的4次方进位。

  第二套记数方法要小得多,万之后是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都是以10的1次方进位。也就是说,使用第一套方法记录的200万枚铜钱,如果使用第二套方法记录就是2兆枚铜钱。

  第三套记数方法要大得多,万之后按照10的8次方、16次方、32次方进位。也就是说,从万到亿是十万、百万、千万、万万、十万万、百万万、千万万、亿。记录这么大的数字,应该说是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证明汉朝的文明已经发展到相当的高度。

  其次,这么多铜钱当初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大量的铜钱一个一个地去数,实在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东巡时,“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又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董偃为馆陶公主散财以交士,“并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试想,“巨万计”、“满百万”的铜钱能够在短时间内一个一个地数清吗?所以,汉朝清点大量的铜钱一定另有门道儿。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