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洪承畴:本为大明蓟辽总督 降清后沦为贰臣之首

洪承畴:本为大明蓟辽总督 降清后沦为贰臣之首

日期:2019-05-04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悠悠青史上,贰臣贼子名

晚明人物写不少了,但这洪承畴却一直是不敢动笔,原因不言自明,对这铁板钉钉地汉奸,论述之文汗牛充栋,史上早有定论,不仅在后世,即使在当时,他也是被列为《贰臣传》中,如果谁敢为他翻案,自己就必然顶汉奸之名,随即是一堆地板砖拍来,挨骂是必须的。

对洪承畴的评价现在也是在定论的基础上,有了点点地异音,根本是不可能为其翻案的。但我觉得,虽然早有定论,还有商榷之处,之所以对他难以评价,其难点还在于对清王朝入主中原取代大明,究竟是野蛮战胜文明,还是新兴替代腐朽,尽管无论是哪种结论,这过程的血腥也是让人难以接受,所以,如果拒绝这个过程,也就意味着洪承畴是永世不得翻身的。

清人的八旗入关时满打满算不过十万,加上什么汉八旗和蒙八旗,总兵力肯定是不超过二十万的,但却打败了远远超过其兵力和财力的大明朝,其中降将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而在这些降将中尤以洪承畴为最。

先抬出北京满学会长,历史学家,百家讲坛主讲阎崇年老师为俺档档枪。他对洪承畴有过这样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应从多民族的角度出发,要把清代看成是历史上的重要王朝,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择主而事出乎于人的一种意愿,属人之常情。洪承畴弃明投清,是明智之举,对旧王朝起到了瓦解作用。”

从阎老师的观点可以看出,他对洪承畴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他以此观点能入讲百家讲坛,说明认可之人也很是不少,当然,反对和漫骂之声也汹汹而来,甚至在签名售书时还被打。因为,这为汉奸翻案之人,必是汉奸一枚嘛,可以理解。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明万历士。崇祯年任兵部尚书,镇压农民义军。俘高迎祥,逼李自成走商洛,后调任蓟辽总督。他率八总兵、十三万人与清军决战于松锦,大败后被困松山城。翌年城陷,俘至沈阳,降清。隶汉军镶黄旗。

顺治元年,随清军入关。抵京后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衔,列内院佐理机务。又受命至南京招抚江南各省。他讨伐与招降并用,平定和剿灭了江南抗清义军和南明各个政权。回京后入内院办事。年72卒,谥文襄。

洪承畴是在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大明朝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想要靠他挡住后金的铁蹄。但是松锦战败后,在皇帝还在给他隆重治丧时,他却变节降清。

至于在投降过程中所演绎的庄妃色诱一说,自不可信,正史中的洪承畴作风正派,没有风流好色之记录,之所以有此一说,那是因为洪承畴的降清,违背了汉族传统忠君爱国的士大夫精神,所以文人们要写这么一段事来丑化他。

作为明朝重臣投降,其影响之巨是难以想象的,洪承畴对大明知根知底,政务军务皆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清人对明朝的进攻较之前期,均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洪承畴对大清来说,最大的功绩,除率兵镇压各地反抗力量外,是提出了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他在朝为官多年,清名远播,门生故吏满天下,他一出面号召,很多地方是望风而降。一方面是清兵强大,但不得不说,洪承畴的影响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洪承畴对坚决抵抗的人士是血腥屠杀为务的,在他的屠刀下,黄道周、金正希、陈子龙、夏完淳和王之仁等都就义殉国。但他在杀戮的同时,却做了件很得民心之事,那就是减税,只此一招便稳定了底层百姓的生活。当年的大明朝赋税之重,早已超出人民的承受能力,所以才有李闯张献忠之流的一呼百应,而洪承畴的一个免去苛捐杂税,瞬间就抹平了北方的反抗。

在江南,可以说如果不是后来的“剃发令”,除了个别地方,如“扬州十日”及后来的李定国,何腾蛟这样朝廷组织的零星抵抗外,清兵所指,望风而降,一路地顺风顺水就打到了缅甸,基本上是没有遇到任何象样的抵抗,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奇怪现象,这也是洪承畴对清王朝的建立所作出的最大贡献。

我只是挂一漏万地说了洪承畴对清王朝定鼎所起的作用,说他是除范文程外最大的汉奸也是名副其实的,但相比之下,范文程是很早就投靠了金人,且没有在明朝出过仕,所以应该还是有所区别的。

国人很多时候是会给自己的行为找出各种理由来自圆其说的,在说“良臣不事二主”的同时,也可搬出“良禽择木而栖”,在崇尚“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的同时,也能认可“识时务者为俊杰”,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了。

其实,洪承畴同后来攻下台湾,为中华民族统一大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施琅做的是同一件事,即帮助满人打汉人,帮助新主打故主。要说汉奸,两人都是汉奸,要说英雄,两人都是英雄。是吧

但,现在大陆官方却是把施琅作为民族英雄来看待的,一大堆的褒奖之辞,光环耀眼,金衣贯身,而洪承畴则是铁定的汉奸,这个当作何解释呢?看来,此一时彼一时也。所谓“时者,势也;势者,时也”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汉奸和英雄,有时会随着时间地推移而转变的。

所谓时,也就是洪承畴投降时,是双方对峙,胜负未定之时;而施琅投降时,是满清入主中原,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言人,所以。政权姓朱姓李姓爱新觉罗,种族是满是汉是其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要有饭吃,有饭吃,天下定,没饭吃,亡天下,至于亡国还是卖国,英雄还是汉奸或是满奸,统统都是不重要的。

郑成功同满人血拼,是抗击外侮的民族英雄,他儿子郑经同满人死磕,是分裂国家的小丑,这就是历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对洪承畴到底是英雄还是汉奸,真是不好认定的。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这是被他杀害的忠烈名臣黄道周送给他的对联,两句对联对的好,一语双关,前者“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含有抗清名臣史可法的名字,虽然史可法抵抗满清失败身死,之后满清的扬州十日屠城,但史可法宁死不降,足显民族气节。而后者“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也是一语双关,含有投降满清大汉奸洪承畴的名字,“仇”’又通“畴”,用词恰到好处。

不过,这洪承畴虽然为清王朝建立了不世之功,但后期却也很是悲催,直如一只丧家狗般给抛弃了。他以前的部下,如什么吴三桂和耿精忠等等都被封了亲王爵位,而他却在清廷反复讨论之后,不情不愿地赏了他一个三等轻骑都尉,这叫什么事儿啊。

这三等轻骑都尉是个什么鬼?大家知道古代爵位除了封王之外,历来是“公侯伯子男”等而下之。轻骑都尉大概是正四品,地位低于将军武官,而且还是三等,连个一等都不给他,可见清廷对这个卖国求荣之人也没什么好感。

洪承畴死后两年,朝廷才为他发下御制碑文,为后世盖棺定论。碑文中不见溢美褒奖之词,而是公然的贬抑和羞辱。康熙给他刻的两行字是:“破明兵十三万时获尔…”、“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获尔”,就是抓住洪承畴。“豢养”,这个词用在一个超级重臣身上,怎么看都是侮辱吧!

最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乾隆时,直接把他打入《贰臣传》!其评价词是:“虽皆臣事兴朝,究有亏于大节”,而当年被他杀害的张苍水,王之仁,陈子龙等反清义士,都被请进了忠烈祠。永受后世拜祭。

无论哪个朝代都不喜欢变节的能臣,朝代兴替需要的是臣子的绝对忠心!不幸地是,这洪承畴被冷血的清廷作为最好的反面教材,如果他地下有知,一定会肠子都悔青滴。唉!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