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唐朝历史 > 唐朝女诗人李冶简介,李冶最后因何而死?

唐朝女诗人李冶简介,李冶最后因何而死?

日期:2017-09-18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李冶是个才情斐然的女子,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唐朝出了太多天才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尽管这样,也难掩李冶的光芒。

李冶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名为《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此诗看似语言淡致,没有起承转合,没有名言警句,看似不假思索,细细咀嚼,仔细体会,却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妙不可言,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冶这样的女子,因诗闻名,这是别人没有的天分,但是也因为作诗使她一生坎坷,甚至在最后丢了性命,你能说这是幸,还是不幸。

李冶从小就显露诗才,天赋极高,六岁时,父亲带她在花园中游玩,蔷薇正值花季,李冶看着这娇媚的蔷薇,吐口而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大意是这蔷薇的花枝太过柔软,要在合适的时候用架子架起来,若是没有,就会长的乱糟糟的,就像是人烦乱时的心绪一样。

六岁的李冶就能作出这样的诗句,好棒棒啊,必须要鼓鼓掌,这明显是在借花喻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李冶的父亲脑回路可能跟小编的不同,他听完李冶的诗作,想到的却是李冶小小年纪不学好,就想着嫁人的事情了,因为诗中的“架却”二字谐音是“嫁却”,就对她母亲说:“女儿虽然富有文采,恐怕以后嫁为妇人之后有失行的地方。”

于是乎,夫妻俩就决定把李冶送入道观。十一岁时,李冶就此离开了父母,在剡中的玉真观住了下来。父母希望李冶能借着清修,避过命定的孽障,然而并没有。

道经的熏陶并没有制约住李冶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她一直向往着红尘之中的繁华世界。有些人天生与道观有缘,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在道观中潜心清修,两耳不闻窗外事。显然,李冶不是这种人。

李冶在道观附近遇到了一个男人,交谈中得知原来这个男子是隐居在此的名士朱放。两人谈古论今,说说这天下大事,也谈谈世俗小事,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度过了轻松愉快的一天。

临别之时,竟生出了不舍之意,李冶便于朱放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后来,他们常常外出游山玩水,饮酒赋诗,互引为知己。李冶在道观中住了那么些年,如今真正遇到一个能懂她的知己,这些年来积攒的情绪终于有了一个出口,李冶很珍惜朱放这个朋友。

不能免俗的是,李冶这个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少女,在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中生出了别样的情愫,她喜欢上了朱放。讲真,这是太过自然的事情,但是朱放注定不是一个只醉心于美人的男人。

朱放应召去江西为官,两人不得不分别,尽管他们还有书信来往,但是依然不能抚平李冶浓浓的思念之情。朱放也因为官场俗事没有太多的时间回应李冶的情意,两人就此分手,渐渐不再联系。

之后虽然有很多被李冶的诗情吸引的男子成为李冶的蓝颜知己,但是没有一个愿意与李冶携手一生,也是难过。

李冶就在道观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孤寂无依的日子,也渐渐绝了嫁人的心思。兴元年间,大将朱泚叛乱篡位称帝,唐德宗匆匆逃走,抛弃了他的子民。朱泚听闻李冶的诗名,逼迫她为自己赋诗一首,李冶无法拒绝,只好写诗。

没想到这诗竟成为她的催命符。德宗卷土重来,大败朱泚,朱泚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处理完朱泚,德宗就把炮火对准了李冶,斥责她为什么要为一个乱臣贼子写诗。李冶被朱泚牵连,被下旨乱棍打死。

一代才女就此殒命,直叫人可惜。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