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王立新品评三国人物:那些害人害己的“乱人”们

王立新品评三国人物:那些害人害己的“乱人”们(2)

日期:2017-04-07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陈宫乘着曹操为报父仇再次攻打陶谦的当口,施离间计,把张邈拉上了死神的战车。最可恶的,当然还是此时的陈宫,心里毫无长久打算,只是想在一时的乱局中苟且得利而已。张邈那天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原本跟曹操至为亲密,就这么轻信了陈宫的话语,把吕布这匹豺狼,迎接到了自己卧榻之侧,还把兖州牧让给了吕布。这样说来,就连张邈也是乱人。本来跟曹操跟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听信陈宫的无端挑拨,轻易背叛曹操,还把弟弟的一家性命全都搭上呢?如此说来,陈宫不仅是个乱人,而且还是险人。跟他在一起,危险太大了。不过说到底,张邈也是个乱人,还不是陈宫“割地称雄”之类的话语,让他看到了可能的利益,从而才冒险背叛曹操吗?因利而动的,一定是乱人。

陈宫见张邈等一起上了他划过来的贼船,胆气大增,亲自率兵前往,攻打曹操的领地兖州。一时间兖州县市纷纷背叛曹操,投靠吕布。只有鄄城、范县和东阿三县,还在曹操的谋士和部将荀彧、程昱、靳允、夏侯惇、枣祗等手上。军民人等,都在寝食不安中。曹操回兵,与吕布战于濮阳(范县),大败。在火光中的暗夜里,盔歪甲斜的曹操,跟吕布的兵将差点撞个满怀。“曹操何在?”“前面骑黄马的便是!”吕布兵将向前追去,直到猴年马月,也没追到那个人。哪有什么骑黄马的人哪!曹操侥幸逃脱了。后经数次大战,才击败吕布,夺回兖州。吕布和陈宫无地容身,逃到徐州依附了刘备。

刚到徐州不久,又乘袁术攻击刘备的当口,接受袁术的密旨,偷袭刘备,夺得徐州。又怕袁术前来,自己抵挡不住,给了刘备徐州边上的小县居住,约好跟刘备共同对付袁术。瞧瞧吕布这一系列表现,乱打乱战,哪有便宜往哪钻,不是乱人是什么?陈宫其人,招乱人,搅乱地方安宁,杀伤山东兖州人民无限众多,遍天下英雄不投托,偏偏找个乱贼吕布追随,这不是愚蠢,只是乱人追随乱人,务必使天下永远乱下去,否则心里就不安宁。

后来见刘备鸠合旧兵,得了万把人,陈宫又唆使吕布攻打刘备。打得刘备无地容身,暂时投靠了曹操。直到建安三年(198)夏天,曹操攻占徐州,吕布和陈宫才被曹操生擒縊杀。这对乱人终于结束了各自祸乱天下的一生。

当吕布被押解到曹操跟前的时候,挺着胸脯对曹操说:“从今往后,天下就安定了。”真是自我道白,可不是,乱人既死,天下想不安定,那就得等着再生出乱人来了。吕布有这种自觉?怎么可能!他说的意思是自己厉害,曹操既然抓住了自己,也就算平定天下了。真是大言不惭!

曹操没听懂,问他为什么。吕布回答说:“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若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说是曹操最担心、最害怕、最头疼的就是他吕布。现在他服了,准备给曹操效命,如果曹操让他带领骑兵,曹操自己率领步兵,分头合作,平定天下,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真是越说越不知天高地厚。

吕布又看着刘备,请求他跟曹操替自己讲点好话。吕布说曹操手下人把他捆绑的太紧,请求放松些。曹操一面半开玩笑地说着:“缚虎不得不紧”,一面准备给他放松绑绳。刘备这时说话了:“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刘备的这句话语,可不是仅仅为了跟吕布的一点私人恩怨,而是看清了吕布的乱人本质。曹操这才下决心杀掉吕布。刘备的这句话语,应该说是一得一失,一得在于他认清了吕布,乱人不死,天下难宁!一失在于管董卓叫“董太师”。称其官名,乃是尊重。不知刘备说这种话语时,自己心里作何感想?

吕布一生,先乱朝廷,后乱地方,东西跳梁,不求自安;南北犯窜,狼奔豕突。“搅得周天寒彻”之后,已然成了阶下囚,却仍然不想放弃搅乱天下的宿望,希望曹操招用他,任命他作骑兵司令,好带领铁骑继续祸乱天下。

临刑前,吕布还在大喊大叫:“大耳儿,最叵信!”

他在骂刘备,说是刘备最不讲信义。人间的事情就这么奇怪,一个最无信义可讲的人,却偏偏会大骂别人不讲信义,而且还一定有人相信。

陈宫的表现,自然与吕布有所差异。当陈宫被押到曹操跟前时,曹操羞辱陈宫说:“你不是认为自己很有谋略吗?怎么会落得今天这个样子?”陈宫没好气地指着吕布说:“这个家伙不听我的话,如果听我的话,未必落于今日的结局!”还在埋怨吕布。像吕布这样的人,本来就既不应当拥戴,更不应当依赖。把自己寄托给了吕布,还希望吕布能听自己的话,给猪出谋划策的人,会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吗?陈宫之智,若此而已。

不过陈宫临死前,还是运用了一下自己的真智慧,从而保全了自己父母、家小的性命。当曹操问他“奈卿老母何”时,陈宫说:“宫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不在宫也。”曹操又问:“奈卿妻子何?”陈宫又说:“宫闻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嗣。妻子存否,在明公,不在宫也。”陈宫死后,曹操把陈宫的老母和妻子都接到了自己身边,一直把陈宫的老母侍奉到死后安葬为止,还帮助他把女儿嫁给了别人,真可说是仁至义尽了。咱们就算《三国演义》说他放掉曹操是真事,他把曹操差点害死,也就扯平了。曹操能够这样对待她,真算是“以孝治天下”,“施仁政于天下”了。说道这里,咱们是不是应该想问一问这位陈宫先生,既然知道曹操“以孝治天下”,又“施仁政于天下”,为什么要背叛如此英明伟大的曹操,去依靠变幻莫测得连小人都算不上的乱人吕布呢?

刘封本姓寇,刘备被曹操赶跑,逃到荆州依靠刘表。其时,刘备膝下无子,收刘封做了养子。刘备攻占四川时,刘封跟随诸葛亮进川,受张飞调用,略有微功,刘备提升他做了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派孟达从秭归出师进攻曹魏房陵,怕孟达单独难任,又命刘封从汉中出发,到上庸跟孟达会合并统领其军。曹魏的上庸太守申耽献成投降,刘备让申耽继续担任上庸太守,加官晋级为北将军;还授予他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领西城太守。关羽大意失荆州,命令刘封和孟达发兵营救,刘封和孟达以刚得附近州县,山贼不时作乱为借口,拒绝发兵。关羽败死之后,刘封与孟达内斗,刘封夺了孟达的“鼓吹”。孟达恐惧,写信给刘备,说是没有办法再在西蜀任职了,就此投降曹魏。曹丕授予孟达散骑常侍、建武将军,还封了他个平阳侯,同时还派遣徐晃和夏侯尚,出兵配合孟达去攻打刘封。

孟达给刘封写信,挑拨刘封跟刘备的父子关系,说你不是刘备的亲生儿子,但你屡立战功,功劳不小。可人家却立了寸功未立的阿斗作太子,显然心里没有你。就算眼下你没有危险,早晚也得大祸临头。现在你不在他身边,他拿你没办法。一旦失败回去,肯定活不成。还不如乘机投降大魏,不失封侯、官位。刘封思前想后,没有答应孟达的要求。双方交火之际,申仪乘机背叛刘封,刘封败逃回成都,申耽也投降了曹魏。

申耽原本乘着天下大乱,在西平、上庸一带收聚了数千家,亦兵亦民,先跟张鲁私通,准备投靠张鲁,后来又投靠曹操,被曹操授予上庸都尉。这次投降刘备时,把自己的妻儿老小都送到了成都,好让刘备相信他的“投靠”是真诚的。转身投靠曹魏的时候,妻子、老少都还在成都,结局可想而知。只图自己一时得利,哪里把亲人放在心上?这就是乱人的本性。

刘封回到成都以后,刘备因其不救关羽,加上跟孟达闹矛盾致使孟达投降魏国,非常生气。诸葛亮乘机劝说刘备,说是刘封生性刚猛,将来刘禅肯定摆不平他,不如就此把他除掉。刘封就这样被刘备杀了。临死前跟刘备说了一句话:“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孟子度就是孟达,孟达字子度。刘备还因为杀刘封哭了一场,不知真心还是假意。不过刘封临死前说的那句话语,表明他心中没有刘备,尽管他和孟达都怀疑刘备没有把自己真当儿子对待,事实上可能也是这样。但是刘封的这句话,表明在他的心里,也没真正把刘备当爹待。当时如果不杀他,将来也会伺机生事或者反叛。生性是个乱人,作乱是本性,只是等待机缘而已。

与刘封相比,孟达更是乱人。先前是益州刘璋的部将,后来跟着法正一起投降刘备,不听关羽将令,拒绝前往救助,致使关羽孤立无援,兵败身死。假使关羽侥幸不死,孟达肯定没有侥幸活下去的余地。之后,孟达又跟刘封争权夺利,没有得手,就此投降曹魏,转头攻击刘封不说,还离间人间父子关系,真够恶的。

这也就罢了,到了魏明帝曹睿的太和元年(227),又受诸葛亮挑唆利诱,准备再度投降蜀国,但却一直在心里衡量哪头能给自己更大的利益和更多的好处。诸葛亮深知他跟一起守备附近的魏兴太守申仪之间深刻的矛盾,同时也厌恶孟达叛来叛去,心里想着催促他快些叛降,好利用他进攻魏国,以分散自己从汉中出兵进攻魏国的注意力。于是就指使手下一个叫郭模的偏将,装作投降申仪,把孟达准备叛降蜀国的消息故意泄露给申仪。申仪赶紧写信向魏国朝廷告密,魏明帝立即派司马懿前往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