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南北朝历史 > 乐府民歌,南朝乐府民歌

乐府民歌,南朝乐府民歌

日期:2017-08-13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南朝乐府民歌:南朝乐府民歌起东吴,屺于陈,今传五百余首。多辑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清商曲辞》,少数在《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其中“吴歌”三百余首,“西曲”一百余首。

格调清新明快,不但再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之美,也表现出南朝女子的浪漫情怀。语言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来自于南方女子特有的俏巧聪慧。行制多五言四句,语短情长。

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

南朝民歌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爱情生活,所写之情极其真实,流自肺腑,颇为感人。

①以抒情为主,主要采用五言四句的形式,改汉乐府民歌多长篇、多叙事的特点。每首诗歌集中写一点,不繁冗拖沓,明快而又含蓄。《子夜四时歌》咏唱了春风触动男女青年的春心,充满了天真、自然的情趣。

②长于委婉细腻的笔法,善于描写心理活动,将主人公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表现得淋漓尽致。《西洲曲》真切地刻画了女主人公柔情似水,一往情深的形象。全诗整个画面散发着一种浓郁的哀怨和深沉的信念,形象地揭示出女主人公复杂幽怨的内心世界。

③语言的运用清新自然,多用比兴、象征,充分利用汉语谐声的特点,大量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读曲歌》中,“合散无黄连,此事复何苦”,用药名“散”双关聚散之“散”,用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

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

《子夜歌》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这位女子思念心上人,想得神迷心痴,以至于在恍惚中似乎听到心上人断断续续的呼唤,便情不自禁地答应了一声。“想闻”、“虚应”的失常举止,把这位女子如痴如醉的情态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女主人公盼君君不归,等书书不到,心情陷入无端的愁怅。“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她不仅自己愁思绵绵,而且也想到了情郎同样会愁绪满怀;他们的愁思像蓝天、湖水,无边无际,缠绵不绝。

《长干曲》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
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这首南朝民歌,在尺幅之间,便将一个风里来浪里去的弄潮儿写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描绘出一幅江南风情画,是一篇动人的佳作。

《华山畿》(选一)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这首诗,列《华山畿》二十五篇之首。是说南朝宋少帝时,南徐(今镇江)的一个读书人,偶然见到了一位女子,从此相思成疾。以致于缠绵病死,遗言要葬在华山旁,他初见那女子的地方。于是素车白马,迤逦而行,到得山脚下,突然拉车的牛不肯走了,正是女子的家。女子出来,见了士子的棺木,没有悲伤,没有惊愕,很平静地说等一下。然后回屋,梳洗、沐浴,盛装而出,唱着这一阙歌。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而入,不再出来。至今当地老百姓仍称《华山畿》为“小梁祝”,小,并非是指故事长短,而可以理解为初具雏形的意思。此诗语句虽短,却余韵悠长。

《那呵滩》

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
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
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这是两首男女对唱的情歌。其一是女声,她在送别她的情郎时,希望她情郎的竹篙和摇橹折断,好让他不去扬州,让他们永远厮守在一起。传达出真切的情思和天真的愿望;其二是男声,说明他去扬州是应官府的差遣,不去是不行的,哪里能够中途回还?男子的对答,则表现出身不由己的遗憾和悲哀。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