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 > 晋朝历史 > 女人系列:作为一个生育机器存在的女人

女人系列:作为一个生育机器存在的女人

日期:2017-07-10 编辑:阿名 来源:网络

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既至,相者惊云:”此其人也。”帝以大计,召之侍寝。后数梦两龙枕膝,日月入怀,意以为吉祥,向侪类说之,帝闻而异焉,遂生孝武帝及会稽文孝王、鄱阳长公主。——《晋书·列传第二》

译文:

当时李陵容是个宫女,在纺织工坊做工,身材很高,肤色黝黑,宫里的其他人都叫她“昆仑”。到了一看,相面的说:“就是她了。”皇帝为了子孙大计,召李陵容侍寝。李陵容多次梦见两条龙卧在自己的膝盖上,太阳和月亮跑进自己的怀抱中,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就告诉身边的宫女,皇帝听了觉得很惊异。后来生下了孝武帝和会稽文孝王、鄱阳长公主。

封建社会,妇女作为生育机器存在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但是一个疑似有尼格罗血统的女人,被皇帝当成生育机器,这个就比较罕见了。

这个被人称之为“昆仑”的幸运而悲哀的女子就是晋朝的李陵容。

话说,晋朝的皇帝生育能力貌似都不咋地,生出来的痴呆儿也不再少数,简文帝司马昱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前前后后生了5个儿子,一个被废了,还有四个都早死,连个备胎也没有。

愁啊!姬妾不少,司马昱也挺卖力,可是将近十年就没一个怀上的。

有个姓徐的妃子很得宠,司马昱日夜耕耘,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肚子搞大了,继续盼星星盼月亮,一撇腿,丫头片子。当时徐贵人生下女儿新安公主,因德行美好而受宠幸。司马昱欲哭无泪,闺女有了,可是咱中国没有女王的先例啊。

那时候,没有新兴医院,碰到这档子事儿只能求教算命的。

司马昱找来的第一个算命的叫扈谦,扈谦掐指一算,神神叨叨地说:“后房中有一女子,命里可以生育两个富贵的男孩,其中一个最终能兴盛晋室。”也许是男女授受不亲,司马昱并没有让扈谦一个个姬妾站出来挑选。

司马昱继续广纳女子,寄希望于广种薄收,可是几年过去了,还是没儿子。司马昱急了,这回找的高人是个叫许迈的道士。

人们都说许迈已经成仙,是得道高人。许迈回答说:“我是喜好山水之人,本来没有道术,这种事怎能判断!不过殿下德行厚福运深,应该是子息兴旺,该听从扈谦的话,来拓宽传宗接代的路子。”

仙人不肯“泄露天机”,司马昱也没办法,只好找了个精于善于相面的相士,也不顾什么男女之防了,把一众爱妾都叫出来,像夜总会挑小姐一样让相士看,结果相士只是摇头,没有一个被相中。又把全部宫女、婢女叫出来。反正姬妾都被看遍了,下人更加无所谓了。

皇后版升级器李陵容出场了!

当时李陵容在纺织作坊中做工,因为身材高、脸色黑,所以宫女们都叫她“昆仑”。李陵容被召来后,相士吃惊地说:“就是她。”

说干就干,司马昱当晚就召李陵容侍寝,虽然相貌不敢恭维,难看了点儿,但蜡烛吹了也差不多,更何况为了子孙大计,为了江山社稷。

这次运气不错,李陵容先后生下两个儿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还有一个女儿鄱阳长公主。

不过,也许是李陵容面目可憎,虽然生了儿子,司马昱也没给她啥名分,连个贵妃都没当上,更别说什么皇后了。

公元372年,司马昱去世,司马曜即位。还是儿子疼老妈,尊李陵容为淑妃。后来又先后晋升贵人、夫人、皇太妃。

公元394年,李陵容的另一个儿子会稽王司马道子很正式地对哥哥说:“母以子贵,福厚礼盛。我认为皇太妃美德光照四方,她美德的保佑长久聚集,在圣明中开始福运,从祖先处继承德音。虽然隐微或显赫出于同样的考虑,但称谓没有尊敬到顶点,无法表达对圣心的恭敬。无法应答天人。应该端正名号,详情依照旧有的典章。”皇帝哥哥从谏如流,马上派人尊李陵容为皇太后,所居宫殿称为崇训宫

公元396年,司马曜也死了,李陵容的孙子晋安帝司马德宗即位,又尊李陵容为太皇太后。

又过了四年,李陵容在丈夫去世28年、儿子去世4年之后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

我们不知道李陵容在侍寝之后的日子是怎样的。也许只在黑灯瞎火的晚上才能见到皇帝吧,带在身边让皇帝很没面子的容貌估计连打情骂俏的机会也没有,有的只是活塞运动、怀胎分娩,继续活塞运动,继续怀胎分娩……

吃穿用度应该是不愁的,家里如果还有亲戚,好日子应该也不用发愁的。可是生活就是这样的吗?更何况还有28年孤身一人,这日子,唉!谁叫她只是一个生育机器呢?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