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战史风云 > 刘邦白登之围时韩信的动向

刘邦白登之围时韩信的动向

日期:2022-02-17 编辑:风音 来源:网络

白登之围刘邦被困白登山七天,彼时北方天寒地冻,刘邦与将士们手脚都冻僵了。如果没有陈平别出心裁的脱困计策,恐怕不等汉军主力到达白登山,刘邦就先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杀了。刘邦当时为何不用西汉最能打的韩信攻击匈奴呢?刘邦白登之围时韩信又在干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前去北击匈奴。蒙恬是个非常能打的将军,他打过了内蒙古,然后又度过黄河一直打到辽东。最后修筑了从甘肃岷县到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将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有效的抵制了匈奴南下。

灭秦时候,刘邦与项羽楚汉争霸,最终刘邦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汉朝。但在这期间,北匈奴也没闲着,匈奴中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冒顿单于。他杀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自己做了单于,然后将东边的东胡、西边的月氏、南边的楼烦、白羊河南王等先后击败。他不仅统一了匈奴各部,还收复了曾经被秦将蒙恬占领的匈奴的宁夏与陕西榆林的部分土地,也算是直接威胁到了西汉的北部疆域。

刘邦北击匈奴?真正的目的或许并不是匈奴

匈奴统一时候,恰恰是刘邦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为了维持统治秩序,刘邦不得不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七位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这韩王信算不上什么有血性的男人,打仗也不是很厉害,但他长得却是雄壮勇武。而且他的封地在颍川,距离洛阳、淮阳、宛城等战略要地都很近,对刘邦江山的稳定威胁很大。于是刘邦就将他的封地改迁到了太原,名义上是让他抵御北方匈奴的南下。

韩王信其实也挺乖巧的,到了太原之后真的就去抵御匈奴了,并且还上疏刘邦,希望能将王都迁往离边境更近的马邑。这时候北方边境上匈奴多次入侵,刘邦也真希望韩王信能抵挡住匈奴,就同意了韩王信迁都的请求。

可这韩王信是当初战事需要,硬生生的被刘邦与张良捧起来的,现在面对统一、比原来还强盛的匈奴大军,除了战败还是战败,最后差点连王都马邑也丢了。打不过就投降保命这是韩王信惯用的招数,于是他便投降了匈奴,并与匈奴的冒顿单于相约一起进攻刘邦的汉朝疆域。

其实,韩王信是肯定不愿意从颍川调往太原的,可在他前后,那汉朝第一功臣楚王韩信都被贬为了淮阴侯,他又如何敢对刘邦的旨意有怨言呢!但也正式因为韩王信被改封到太原之后,韩王信倒戈,汉朝北方的疆域变得更不稳定了,以至于刘邦的不得不出兵,一为平叛,二为稳定边境。

刘邦亲征的真正意图是消灭诸侯王势力与

当然,平叛是为了消灭异姓诸侯王的势力,稳定边境也不是要北击匈奴,而是要让汉匈边境相对和平稳定。白登之围以后,刘邦的目的也算达到了,他成功的灭掉了韩王信的势力,并用和亲的方式稳定了汉匈边境。

此时的韩信在干嘛?

本来平叛韩王信与北击匈奴选派将领就可以,刘邦没必要御驾亲征的。但经过楚汉争霸战争之后,能独当一面的帅才都封王了,剩下的将领独当一面还是有些难度的,况且韩王信与匈奴单于的能力都还是很强大的。

其实还有个最主要的原因,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对部下将领不是那么信任的。无论是平叛韩王信,还是平叛陈豨,甚至是此后偷袭彭越,平叛英布等,刘邦都是亲自出马的,而且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将韩王信的改封到太原之后,刘邦就开始着手对付令他最不放心的楚王韩信。韩信当楚王刚刚十个月,就被刘邦来了出游云梦泽给绑回了长安,由楚王变成了淮阴侯。

刘邦是肯定不放心将几十万大军交给韩信,让他去北击匈奴的,这风险太大了。事实上,做了皇帝之后的刘邦从没有将军权交给过他人,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内心稍微踏实些。

从韩王信叛乱到刘邦亲征,这中间相隔一年多的时间,期间刘邦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将韩信牢牢的关在了长安,并让张良整天看着他。

结语

有人说刘邦是个小人,其实这样的评价也并不全面。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最终也算是败给了自己分封的这些诸侯王。刘邦只不过是不想步项羽的后尘而已。

韩王信反叛了,陈豨反叛了,英布反叛了,如果不是刘邦先下手为强,谁又能说韩信、彭越不会反叛呢?

即便是七个异姓诸侯王有六个反叛,也没有楚王韩信反叛对刘邦汉朝江山的威胁大。如果韩信真的反叛,恐怕刘邦江山不保!他又如何敢让韩信统兵几十万去北击匈奴呢!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