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趣闻 > 古人喜欢养的鸟类

古人喜欢养的鸟类

日期:2022-03-09 编辑:风音 来源:网络

在中国古代,鸟被赋予很多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象征,进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鸟文化”。除了喜欢用鸿鹄代表志存高远外,古人喜欢的鸟还有很多。比如,鹤在古人眼里被视为“一品鸟”;孔雀“开屏”被看成是祥瑞之兆;鸳鸯是代表夫妻情侣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爱情鸟”;喜鹊则是一种“闻鹊声,皆为喜兆”的灵鹊……

鹤,古人眼里的“一品鸟”

南朝梁殷芸《小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对鸟的喜好,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选择,古代官宦眼中最尊贵者是鹤,称之为“一品鸟”。明清官员所着朝服前后饰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文官中最高的一品官补子就是一只鹤,“一品鸟”由此而来。

为什么最高的文官要用鹤?古人认为鸟中地位最高的是凤凰,鹤仅次于凤凰,有“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之称,正合乎君臣之道。鹤被如此尊崇,其实与鹤本身亦有关。鹤本来就是珍禽,名贵稀少。清陈淏子《花镜·附录·养禽鸟法》“鹤”条称:“鹤,一名仙鸟,羽族之长也。有白、有黄、有玄,亦有灰苍色者。但世所尚皆白鹤。”

世人所崇尚的白鹤,就是俗称的丹顶鹤,历来被视为吉祥鸟。古人认为,得道之人成仙时乘骑的工具就是鹤,故鹤被视为仙禽,有“仙鹤”美名,骑鹤也因此成了古人的最大梦想。南朝梁殷芸《小说》中有一个故事,几个客人同路,路上闲聊各人志向,有的想当扬州刺史,有的想发财,有的想骑鹤成仙。有一个什么都想要,希望“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仙人都高寿,仙人所骑之鹤自然也是长寿鸟。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称:“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花镜》还称:“鹤生三年则顶赤,七年羽翮具……一百六十年则变止,千六百年则形定,饮而不食,乃胎化也。”

在古人眼里,鹤与龟、松一样,都是长寿的象征,称长寿者为“鹤寿”,形容老人经历丰富、人老体健叫“鹤语尧年”、“鹤发童颜”等,也都因此而来。老人逝去,则称“驾鹤西归”。

鹤是鸟中君子,所谓“鹤立鸡群”就是基于这个说法,寓意风度卓然,异于寻常。宋苏辙《次韵子瞻感旧见寄》诗称:“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古人还以“琴操”与“鹤德”来比喻才德出众、品高行洁者,文人画中的“琴鹤图”便是此意。

鹤常长幼相随、雌雄比翼,因此又被用来表示父子、夫妇之道。传统吉祥图案“五伦图”,即用鹤代表父子之道。古乐府琴曲《别鹤操》则因夫妻离别而起:“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衾不寝食忘餐。”夫妻分离,天各一方,称为“别鹤”,即由此而来。

孔雀,古人眼里的“文禽”

西汉扬雄《太玄经》:“孔雁之仪,可法则也”

鹤是古人眼里“一品鸟”,孔雀则是“鸟中之王”。孔雀羽毛有圆形眼状斑,如同“孔”,故名,又称“孔鸟”,还有“越鸟”的别称。“越鸟”之得名,是因为当年南越国盛产。《汉书·南粤传》称,汉文帝时,南越王赵佗曾献一批珍禽宝物,其中有“孔雀二双”。

古时岭南富贵之家有畜养孔雀的风俗,采其金翠羽毛为扇拂,或全株截其尾以为方物。据清陈淏子《花镜·附录·养禽鸟法》“孔雀”条,岭南人捕捉孔雀很有经验:“(孔雀)雨久则尾重,不能高飞,南人因而往捕之。或暗伺其过,于丛篁间,急断其毛,以为方物。若使回顾,则金翠顿减。”

孔雀有雄雌之分,以其美艳的形与色取悦于人,以雄孔雀开屏最为惊艳。民间认为,“孔雀开屏”是一种祥瑞之兆,过去富贵之家多畜养孔雀,即希望家里常有“祥瑞”。此外,孔雀也是“官身”,明清官员帽冠所饰花翎,就是孔雀羽毛。冠饰花翎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区别,以此表示不同的品级,五品以上官员才可以饰戴单眼花翎。而且,朝服补子图案也有孔雀。明清文官朝服中,一品补子是鹤,二品补子是雉,三品补子便是孔雀。鹤、雉、孔雀分别代表协台、道台、府台,吉祥图案“位列三台”遂由此而来。

古人认为孔雀为“文禽”,有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九德”。孔雀行则有仪,飞则有次,动不失法,故古人还将其与大雁一样作为“礼”之化身,此即古人社交场合所谓的“孔雁之仪”。西汉扬雄《太玄经》释“礼”时称:“孔雁之仪,可法则也。”而在民间,孔雀则另有寓意,不仅是美的化身和吉祥的预兆,还是爱情和美好的象征,汉末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便借“孔雀”来表达夫妻间的眷恋,唐高祖“雀屏中选”的佳话也流传至今。故新婚用家具、器物、妆饰常用孔雀纹饰。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