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传说
咸鸭蛋是端午节的“黄武”之一。刚煮好的咸鸭蛋,如凝结的脂肪,细腻爽口,蛋黄沙质油润。如果只是咸淡,味道真的很好!!!意思和杜娘的一样。
端午节全家人都吃咸蛋、粽子和苋菜。苋菜拌醋和大蒜,据说动物肚子里的毛可以融化。吃完蘸糖的汤圆,再吃咸蛋。据说夏天吃它们不会引起整个夏天的疼痛和头痛。
划龙舟喝雄黄酒吃粽子。据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民非常悲伤,纷纷涌向汨罗江向屈原致敬。渔民们划着船,在河上来回捕鱼。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河里“扑通、扑通”,说如果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咬医生的身体。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大夫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要打晕龙和水兽,以免伤到屈大夫。后来,由于担心饭团会被龙吃掉,人们想出了用印楝叶包大米,外面包彩色丝绸,发展成粽子的想法。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咸鸭蛋的原因
俗话说:“送寒气之前得吃咸蛋饺子。”由于端午节预示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加上气候潮湿,病虫害和细菌活跃,容易引发多种疾病。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排毒,有助于保持健康。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避开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会在端午节危害世界,它们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
民间用五种红菜来象征五毒之血。吃这些菜的时候会吓走五毒,就是吃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这五种红可以辟邪避暑。
端午节咸鸭蛋腌制方法之一
50个鸭蛋洗净晾干备用。然后加入850克盐、250克茶和250克生米,大火煮开,制成约200毫升的浓汁。最后将咸茶汁和75g黄酒倒入黄泥或红泥中,均匀包裹在鸭蛋周围,密封装罐。烹饪一个月后可以取出。也可以先将鸭蛋洗净晾干,然后用开水将干红粘土泡成糊状。鸭蛋用泥糊包好,两头蘸盐,放入盐罐中,再放入罐中封住罐口。半个月后就可以拿出来做饭了。
端午节腌制咸鸭蛋的第二种方法
同理,先把鸭蛋和坛子洗干净晾干,一碗倒半碗烧酒,另一碗放点精盐。先将干鸭蛋泡在白酒中,然后放在盐碗中滚一圈,再放入缸中,直到鸭蛋全部放入缸中,最后合上缸口,放在阴凉处15-30天,视个人咸淡口味而定。
以上就是有关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所有内容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欢迎广大小伙伴们关注故宫历史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