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单弦的历史

单弦的历史

日期:2022-09-29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单弦源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形成于清代末叶。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其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单弦的历史。

单弦的历史

单弦演出形式最初清乾隆、嘉庆年间,在北京的满族子弟中流行的“八角鼓”(唱时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八角鼓由说唱者自己摇或弹)里的一种自娱娱人的演唱形式。最早的单弦曲词,是清嘉庆九年(1804)华广生所编《白雪遗音》卷三中之《酒鬼》。

清光绪六年(1880)前后,有旗籍子弟司瑞轩自编曲词,自弹自唱于茶馆,自此单弦作为一个独立曲种传开。

经过将近一百年的实践,单弦由单曲体的岔曲演变成枣核儿、腰截、牌子曲三种曲体样式,最后于清末衍生成说唱结合的单弦牌子曲。篇幅上也从演唱短段变成了中篇连续说唱。一般每个曲目分成为四至六段,每段演唱约三四十分钟。清末民初,许多单弦票友下海卖艺,出现了不少著名唱家,很受群众欢迎。他们当中有善唱时调小曲者,有善唱昆高曲牌者,这些曲调多被纳入单弦唱腔曲牌中,使单弦唱腔曲牌增多,表现力增强,所知单弦曲牌计有一百余支。这一时期,是单弦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众多的名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最享盛名的有荣、常、谢、谭四大流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单弦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杜澎为代表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单弦曲词,如《城乡乐》等等,涌现了如曹宝禄、石慧儒、赵玉明、马增蕙等名家。除此之外,单弦在唱腔音乐上、表演形式上都有所变革,如增加男女对唱、单弦牌子曲联唱、表演唱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单弦票友的活动再度兴盛起来。

2006年单弦被列为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一级演员张蕴华成了这一项目的传承人。

主要流派:

1.随缘乐

演唱八角鼓的旗籍票友。本名司瑞轩,北京人,满族,单弦表演最早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演唱活动在清代末年。他演唱的曲词通俗,人物声态细致生动,表演幽默风趣。他在音乐曲调上还吸收了新的因素,把当时流行的南城调、云苏调等曲调,吸收为单弦曲牌,还把时调小曲中细腻、抒情性的曲调和等叙述性较强的曲牌都吸收进来进行改革,使之口语化,成为半说半唱的新曲牌,使单弦曲调新鲜活泼。

2.荣派

荣派创始人荣剑尘(1881-1958),北京人,满族,姓关尔佳,名荣勋,字健臣,后改为剑尘。父亲、伯父均为著名八角鼓票友。12岁开始走票,1910年正式下海演唱,后拜名家德寿山为师。他的声音高亢甜润,吐字清晰有力。他既善唱豪放风格的曲目,也善演轻松幽默的作品, 尤以声音模拟各种类型的人物见长。此外,他还拥有独到的八角鼓敲击法,为后代艺人所继承。擅演曲目有《胭脂》《挑帘裁衣》《金山寺》等。

3.常派

常派创始人常澍田(1890-1945),字雨培,署名梦僧,又名赵兰波,北京人,满族。父亲、伯父均为著名八角鼓票友。常澍田12岁开始走票,1910年正式下海演唱,后拜单弦名家德寿山为师。他的声音高亢甜润,吐字清晰有力。既善唱豪放风格的曲目,也善演轻松幽默的作品。尤以运用声音模拟各种类型的人物见长。

他曾在百代、胜利等公司灌制过岔曲《风雨归舟》(解入深山)、《百戏名》《八花八典》和腰截《大春景》以及单弦《马介甫》《五圣朝天》《胭脂》《金山寺》《杜小雷》《挑帘裁衣》《开吊杀嫂》等片段,是三十年代单弦演员灌唱片最多的。值得一提的是,其弟子张剑平先生曾说过,常氏在使用八角鼓的打法上总结了“挝鼓十法”,即:切、掭、碰、撮、簸、推、跪、丁。遗憾的是“挝鼓十法”的具体内容后学们大都不详。

4.谢派

谢派创始人谢芮芝(1882-1957),北京人。初为八角鼓票友,后下海,拜师王六顺。他嗓音宽厚,以乍音巧腔著称。善以声音塑造不同性格、身份的人物。台风温文儒雅。擅演曲目有《高老庄》、《沉香床》、《武松》等。

5.谭派

谭派创始人谭凤元(1898-1964),满族,北京人。他演唱单弦得自家传,后因酷爱京韵大鼓,曾拜刘宝全为师。本世纪30年代后期,专唱单弦,他创有独到的“盖弦”唱法,韵味醇厚,声音高亢宏亮,俏丽挺拔,低音迂回婉转,成为后学的楷模。《打渔杀家》是他享名的曲目之一,其中〔太平年〕一段是叙述萧恩打渔时,与李俊、倪荣见面的情节,唱腔峭立挺拔,把萧恩年迈的英雄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上一篇:古滇国的文化
下一篇:单弦的艺术特点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