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紫微斗数的历史

紫微斗数的历史

日期:2022-08-02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紫微斗数预测学认为人的性格决定其命运,人的处境都取决于人的内心,同样经历一件事,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同样做着一件事,每个人的想法却不同,同样说着一样的话,每个人给别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这就是人类不同的心性构造。紫微斗数预测学融合了天文地理风水周易卦象,星象学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内容,更加注重人和环境的关系,在中国众多的周易术数中可谓独树一帜。

紫微斗数的历史

紫微斗数相对于八字四柱推命而言,其渊源更早,而又是同源于《周易》,故并称为中国传统命理学的两大派别;而且紫微斗数推命术包含天文地理风水五行,又具有注重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近代意蕴,在中国神秘预测文化中卓立特出,名列“五大神术”之首,号称“中华第一神数”。

紫微斗数在古代被尊称为“帝王学”,明清时期在皇宫中设有“钦天监”对其进行研究,能接触到紫微斗数的人只限于皇族中人或是由皇帝钦点的官员。这也就是为什么八字在中国民间流传较广,而紫微斗数却少为人知的原因。

后来随着国民党入驻台湾,带走了大批有声望、财富的大贵族,其中也不乏封建皇族后裔,有关于紫微斗数的书籍也随之流入台湾。因此,台湾产生了大批对其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致使紫微斗数在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度比大陆要高得多,由于紫微斗数是秘传之术数,相对于八字推命而言。

紫微斗数虽在清末崛起,但随着时代变迁,紫微斗数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在香港和台湾蓬勃发展,与八字学并称中国近代命理学中的两大显学,由于现代很多紫微斗数弟子将紫微斗数秘而不传的秘诀公之于众,紫微斗数且有凌驾八字学而上的形势。

紫微斗数由唐朝的【琴堂五星术】及【十八飞星】合并改良而成。

在紫微斗数之前,琴堂五星术是非常流行的,而五星术和子平八字术一样,采用过节气排命盘的方法。具体原因是,每隔一甲子,太空中的这七颗星都会大致回归到之前所在的位置:

1、金星的公转周期是1.62年,乘以37.03约等于1甲子;

2、木星的公转周期是11.862年,乘以5.05约等于1甲子;

3、水星的公转周期是0.32年,乘以187.5约等于1甲子;

4、火星的公转周期是1.9年,乘以31.57约等于1甲子;

5、土星的公转周期是29.88年,乘以2.008约等于1甲子。

6、月球的公转周期是0.08年,乘以750约等于1甲子。

根据以上算法,我们不难得知:这六颗星每隔一个甲子,其位置都会大致回归,但不是和之前的地点完全重合,而是有误差的。其中金、木、土、太阴都还好说,误差并不大;但是水星、火星的位置却差的实在有点远,所以无论采用什么计算方法,五星术都会越来越失准。将五星术的失宠归罪于“算法不精确”,其实是错怪了古代先哲。计算、分析,是因为“水星、火星的位置浮动导致星象的甲子回归法则失准”,七颗星错掉了两颗,当然没法做到更加精确。

在“琴堂五星术”渐渐失准的时候,“紫微斗数”应运而生。与五星术采用的是“甲子轮回法则”和“金、木、水、火、土、日、月”七颗星不同,斗数使用的是“年度轮回法”,主体是“南北斗正曜”和“太阳、太阴”两星。

南北斗星曜的“年度轮回”相对于五星的“甲子轮回”,有如下优势:

1、紫微斗数安星的误差更小。200年前的阴历2月17日跟今天(2014年2月17日)相比(或者是5月6日、11月2日,随便说一个时间都可以),南北斗等星在星空中的位置都是相同的,即使有偏差,也是极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2、紫微斗数只看太阴历,根本不需要过节气,因为节气是按太阳的位置来排的,紫微斗数的星曜排布只以紫微星的位置来排,跟太阳的位置没有任何关系。而紫微星的位置几乎是不动的,北宋时紫微星离【正北天极】差6度,而现今【只差1度】不到,可见1000年的时间过去,紫微星仅仅只变动了5个度数,这在星盘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个宫是30度)。

3、紫微斗数并不重视太阳的具体位置,因为在紫微斗数的创立哲学里,太阳是否跨过了黄经315度、当天是否已经立春都不影响南北斗正曜的排布。我们所要看的,无非是研究出生时是白天还是夜晚。

原理 紫微斗数是从“五星术”中吸取到星曜安宫的算法,又从“十八飞星”里面吸取到“星曜实质化”的论命法则,还加入现实中的许多重要元素,三者合一而成。

上一篇:谶纬之学介绍
下一篇:紫微斗数分析法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