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上“四大贤母”介绍

历史上“四大贤母”介绍

日期:2022-08-01 编辑:hez 来源:网络

在古代,有这样四位伟大的母亲,她们不仅教导自己的儿子学有所成,还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儿子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让儿子成为国家的栋梁,她们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每一个家庭学习的典范。那是哪四位母亲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历史上“四大贤母”介绍

一、孟母

仉氏,生卒年不可考,孟子的母亲,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三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而且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孟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

二、姚太夫人

北宋名将岳飞之母。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自私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但是岳母却和一般母亲不同,她大义凛然,主动励子从戎,精忠报国。她为了让儿子永远铭记大丈夫当“精忠报国”的训诫,甚至用绣花针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 

由于岳母的积极鼓励,使得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他很快屡建战功被升为秉义郎。有一次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时,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是"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三、欧母

欧母郑氏(生卒年不详)是北宋文豪欧阳修之母。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同时又将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而欧阳修的成就也离不开他母亲的教导。

郑氏的丈夫在欧阳修四岁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儿子。

欧阳修父亲在世时,家中经济还算宽裕,之后家境一落千丈,日渐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

不过,欧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人,她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将欧阳修抚养成人,并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欧阳修识字,这便有了著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五岁时,欧母便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但因为家里穷,没钱买笔墨纸砚,欧母只好用芦苇杆代替,然后在地上铺一些沙,把地当纸,一笔一画地教欧阳修写字。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欧阳修奋发图强,最终高中进士。

后来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而遭贬职。欧母便宽慰儿子说:“你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只要思想上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因为欧母教子有方,欧阳修最终成为一代文豪和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而欧母也被称为贤母。

四、陶母

陶母(陶母湛氏)是东晋陶侃之母。陶侃是一代名将,为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做出了贡献。陶母早年丧夫,她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陶侃读书,教陶侃做人。在教育儿子方面,陶母留下了“截发筵宾”和“封坛退鲊”两个故事,广为流传。据说,某年同郡孝廉范逵访贤遇大雪,借宿陶侃家。陶家家贫,人无餐饭,马无饲料,无以待客。陶母只好偷偷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邻人,换钱购买酒菜。又揭去自己床铺上的稻草席,剁碎喂马。陶母举动让范逵大为感动,遂举荐陶侃拜授郎中,这就是著名的“截发筵宾”的典故。

后来,陶侃曾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监管渔业。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鱼鲊(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马上想到一生贫居乡间的老母亲,便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附信一封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晋书》卷九十六《陶侃母湛氏传》)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这就是“封坛退鲊”的典故。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