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枣庄的历史

枣庄的历史

日期:2022-07-25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继南京夏日祭事件之后,枣庄宣布取消夏日祭活动, 枣庄打过台儿庄战役王铭章将军在此牺牲,还有铁道游击队这种比较有名的抗日队伍,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中外,枣庄境内著名旅游景点有台儿庄古城、抱犊崮、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冠世榴园、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墨子纪念馆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枣庄的历史。

枣庄的历史

枣庄市境内四五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北辛文化”,是黄淮地区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化,也是东夷文化的源头。先秦时期,枣庄境内分布着薛国、滕国、邾国、倪国、小邾国、缯国、逼阳国7座古城邦,是中国古都城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1.夏

今枣庄市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和薛。夏杼帝五年封曲列于鄫,鄫旧城在今枣庄市境东兰陵县境鄫城村,建姒姓子爵小国。夏时滕姓氏族部落成为部落小国,滕旧城在今滕县城西。夏初,车正立国于薛,薛旧城在今滕县张汪镇黄殿岗一带。

2.商

今枣庄市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殷封蔇子翦于蔇,属大彭国,蔇旧城在今市境内西集附近。殷封求言于阳,属大彭国,阳旧城在今涧头集西南侯塘村。郳国即小邾国,属鲁国附庸国,旧城在枣庄市山亭区东江遗址。商朝中后期,商灭大彭国,并灭彭氏诸暨,但阳国犹存。薛国的范围乘势发展到今苏北、鲁南、豫东。

3.西周

今枣庄市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鲁国附庸国)二国。薛国当时辖二邑:一为奚邑(今奚村一带);一为常邑(今南常一带)。

4.春秋

春秋前期,今枣庄市东属郜国,南属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

鲁桓公十七年(前695年),鲁占今枣庄市东部、中部,南部属宋国的阳,西部、北部属齐之滕国和小邾国。小邾国当时辖滥邑(今羊庄镇土城村)、互乡邑(今城头乡长巷一带)、孤骀(今木石)三邑。

鲁襄公六年(前567年)莒国灭鄫国,晋、宋灭阳,宋改阳为傅阳,鲁国占鄫国置次邑(今兰陵)并伐小邾国取今滕县东部,齐国南进占领薛城,更名舒州。

5.战国

今枣庄市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仍为齐之滕国。

鲁平公二十年(前309年),于滕东置灵邱邑(今陡城村),舒州改称薛国,辖奚、常二邑。是时小邾、傅阳、兰陵、滥邑皆属楚。

楚考烈王九年(前254年),今枣庄市全境属于楚。

6.秦朝

今枣庄市东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

7.西汉

今枣庄市北部属鲁国,后又属沛国,辖蕃县、滕县、薛县,戚县(今夏镇一带);南部为楚地。而后均属东海郡,辖合乡县、昌虑县、桃山县(今水泉乡一带)、新阳县(今北安阳)、孟壤县(今郭村西南)、建阳县(今半湖一带)、阴平县(今阴平一带)、氶县(今峄城西)、兰棋县(今兰城店一带)、傅阳县、建陵县(今南常一带)。

8.王莽新朝

今枣庄市属平郡,承县改称氶治县,昌虑改称昌聚县,建阳改称建力县,新阳改称博聚县,合乡改称合聚县,傅阳改称傅亭县。蕃县、薛县、公邱县、阴平县、戚县,未变。

9.东汉

今枣庄市属东海郡。西北属鲁国、沛国,东南部分属琅琊国、彭城国,西北部先后置蕃县、薛县(属鲁国)、公邱县、戚县(属沛国)、昌虑县、合乡县、桃山县(属东海郡),东南部置鄫县(属琅琊国),氶县、阴平县(属东海郡)、傅阳县(属彭城国)。

10.三国

今枣庄市属魏。东部为东海郡,南部为彭城郡,西属沛郡,北属鲁郡。西置戚县,属沛郡;南置兰陵、阴平、氶县,属东海郡;傅阳县属彭城郡;北置蕃、薛、昌虑县,属鲁郡;公邱、合乡县属东海郡。

11.西晋

今枣庄市北部初属鲁郡,后属兰陵郡,南属东海郡。北部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属鲁郡;南部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属兰陵郡;傅阳县属彭城郡;兰陵县属东海郡。

12.东晋

袭西晋建制。东晋咸和二年(327年),今枣庄为后赵辖地。太和元年(366年),为后燕辖地。太元七年(382年),属前秦。太元二十年(395年),今枣庄市薛城以南为东晋辖地,薛城以北为后燕辖地,时为晋与后燕在兖徐地区反复争战几十年。

义熙五年(409年),今枣庄全境属东晋。义熙七年(411年),今枣庄属东晋兰陵郡。

13.南北朝

今枣庄市先为齐地,后为梁地。齐时,枣庄市北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梁时,今枣庄市北属蕃郡,辖蕃、永福、昌虑县;南属兰陵郡,辖氶县、鄫县、合乡县、阴平、傅阳县。东晋元熙二年(420年)撤销戚县,薛县并入蕃县,移兰陵县治昌虑城(今土城村),新置阳平县(治滕西王晁村),属高平郡。北魏天安二年(467年),今枣庄市属北魏,新置永兴县,治临城,置永福县,治崮岘。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后废蕃郡留蕃县,废合乡、昌虑,永兴、永福、阳平等县建制。是时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制,氶属兰陵郡,蕃属彭城郡。北齐天保八年(557年),北周灭北齐,政区未变,先属北周,后属北齐。

14.隋朝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兰陵郡。开皇六年(586年)改蕃县为滕县。

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氶县为鄫州,设兰陵县(治旧氶城),升滕县为滕郡,旋复改为滕县。

大业二年(602年)废鄫州,改兰陵县为氶县,不久改氶县为兰陵县。

15.唐朝

今枣庄市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兰陵为氶县,隶属沂州琅琊郡。滕县隶属徐州彭城郡。

16.北宋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今枣庄市滕县隶属京东西路徐州彭城郡,后改称滕阳军;氶县隶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

17.金朝

仙坛山温泉小镇 滕县隶属山东西路。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设滕阳州,后改滕县。贞祐四年(1216年),置峄州(因葛峄山而得名)领氶县,后划为邳州。明昌二年(1191年),改兰陵县,隶属山东西路。

18.元朝

今枣庄市属山东西路,北部置滕州下领滕县,南部置峄州下领兰陵县。

19.明朝

今枣庄市属山东省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置滕县,南置峄州。洪武二年(1369年)峄州降为峄县。洪武十八年(1385年),滕县、峄县改属兖州府。

枣庄的历史和运河紧密相连,据考古发现,境内最早的运河——逼阳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京杭运河枣庄段(泇运河),开凿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流经市境内台儿庄、峄城、薛城、滕州,全长93.9千米,由夏镇李家港至邳州直河口入黄河,因为泇河为主要补充水源,史称泇运河。它的开通,改变了因黄河泛滥致使京杭运道不通的局面,几百年来,为南粮北运,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也推动着沿运河地区的经济繁荣。沿岸的台儿庄迅速发展成为“鲁南重镇”,《峄县志》记载:“台儿庄濒运河,商贾辐辏,田匮栉比,亦徐兖间一都会也。”商贾的云集带来了文化的交融,台儿庄古城也成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京杭大运河上南北文化交融、中西文化合璧最鲜明的特征。

20.清朝

今枣庄市属山东省兖州府,北置滕县,东南置峄县。

枣庄素称鲁南煤城,采煤历史悠久、煤质优良。李鸿章曾称枣庄煤“较日本上等煤尤佳,与英国松白煤相仿”。清光绪三十年《峄县志》载:“矿务之见于三代前者也……讫唐五代不废。”又有记载:“枣庄矿区内有唐宋时旧井甚多,土人所开浅井遍地皆是。”清代已大量开采煤炭并外运。清光绪四年(1878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派直隶知县戴华藻筹资5万元,在枣庄开办峄县中兴矿局。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兖沂曹济兵备道张莲芬经清政府批准来枣庄合办枣庄煤矿,创办“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股份制企业,并发行了中国第一张股票。两任民国总统黎元洪、徐世昌都曾担任过董事长,张学良也是最大的股东之一。上世纪30年代,中兴公司就采用机械化采煤,成为仅次于日资抚顺、中英合资开滦的全国第三大煤矿。凭借其业绩和规模,中兴公司对中国历史产生着深远影响,它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浦线最大的股东;修建了陇海线;参与建造了青岛港、连云港、汉口港、江阴港和上海港;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第一任校董会校长由中兴公司派遣。中兴公司在中华民族工业史上,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企业。枣庄也因此成为近代民族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成为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

21.近代

今枣庄市,东南为峄县,西北为滕县。滕县初属岱南道。民国七年(1918年),改属济宁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省领导。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峄县民国七年(1918年),属济宁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省领导。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属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属山东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同年秋,今枣庄市内民国政府全部溃散,其行政建置亦不复存在。

日军侵占时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今枣庄市仍为峄、滕两县,属鲁西道,后属兖济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府今枣庄市南为峄县、北为滕县。峄县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属鲁南专区。滕县分滕东、滕西县,滕东属鲁南专区,滕西属湖西专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建立滕县抗日政府,属鲁南行署二专区。

枣庄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领导下,以台儿庄为重心的广大鲁南地区与侵华日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台儿庄会战,中国军队赢得了自抗战以来一次空前胜利。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枣庄成立的铁道游击队与日军斗智斗勇,以游击战术击败日本侵略者。

上一篇:瑶池简介
下一篇:渡劫介绍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