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古代的腊祭介绍

古代的腊祭介绍

日期:2022-07-14 编辑:hez 来源:网络

在古代从先秦时期到汉朝时期十分盛行祭祀,在先秦时代,人们在辛辛苦苦努力一年之中的末尾阶段,即腊月上旬中选择一天作为祭祀天神的活动,以感谢大自然对自己的恩赐,因此这一个礼仪祭祀活动称之为“腊祭”。

古代的腊祭介绍

大约在先秦时期或者更早一些时候,人们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里,要去打猎,然后用打来的猎物祭祀百神、祖先,一开始这个日子不固定哪一天,随便定在腊月的哪一天里,这一天就叫“腊祭”。到了汉代,“腊祭”这个日子被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并且在这一天里民间要举行驱傩除疫,也叫驱傩日。

在《礼记》里记载了腊祭是用来祭祀祖先和"五祀"的,它是年终的一次祭神大典,五祀是五个家居的小神,包括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以及中溜神等。到隋唐以后,灶神就从腊祭中分离出来,演变成小年的一个专祭。

最早的时候叫"蜡祭",后来到了汉代以后,"蜡祭"和"腊祭"就合成为一个节日,到南北朝时期,民间相传"腊祭"有八神,即:先啬神、司啬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昆虫神。为此腊祭被固定在腊月初八日,《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诗经》中描写在腊祭到来之前,人们要酿酒、生火、用烟熏走老鼠、清扫垃圾准备腊祭,到腊祭时,人们又"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春秋时期的子贡曾对“腊祭”描述道:"一国之人皆若狂。"那时候的“腊祭”就是农历新年,这种“腊祭”年俗,到东汉时仍有遗留。

先秦

早在《周礼》、《周易》中已有关于“肉甫”和“腊味”的记载。“腊”的本义是“干肉”。岁末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因此这个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腊月在岁末,处在新旧交替时段,在古时是岁终大祭的月份。“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岁末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

汉代

到汉代时,“腊祭”中加入了“驱傩”的活动,以此祛除邪气。这时“腊祭”也被固定到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如《说文解字》中解释“腊”字:“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有说法指,“腊”是“猎”的通假字,“腊祭”亦为“猎祭”,“腊祭”是指猎取禽兽祭祀先祖的意思。如汉代应劭的作品《风俗通义》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还有说法认为,“腊”是指新旧交接,如《风俗通·礼典》说:“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汉代时,腊祭的具体日子是冬至之后第三个戌日。

南朝

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在岁末腊月祭祀的习俗,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岁末腊月的“腊祭”与后世流行的佛教“腊八节”在节日名称上同有“腊”字,但节日内涵不同。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

南朝时,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这时流行的是腊日相当于今天的腊八节。

腊八粥在《梦梁录》记载,在南宋,腊月不只有初八的“腊八粥”,还有二十五日的“人口粥”,古人认为用“赤豆和糜熬成粥,能辟瘟疫去邪气,所以腊八粥一直延续至今。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