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秦始皇陵不打开的原因

秦始皇陵不打开的原因

日期:2022-06-27 编辑:hez 来源:网络

从全球范围来看,秦始皇陵被誉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完美体现。于1974年3月被初次发现,仅仅发现这些陪葬品就震惊了全世界,很快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是秦始皇陵的最关键的地方始终不能打开,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秦始皇陵不打开的原因

第一,技术能力达不到。

司马迁《史记》里谈到秦始皇陵中的布局时,写道: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为了达到“永生”的目的,以及防止他人盗墓,秦始皇用大量水银在墓室里制造了江河湖海的景象,并且设计了许多机关。

墓室是一个封闭空间,经过数千年时光,墓室内的物质跟氧气发生了反应,把里边的氧气消耗殆尽,让墓室内变成为一个无氧空间。并且,水银有毒性,容易挥发成水银蒸汽,弥漫在墓室内。所以,秦始皇陵的墓室里不但无氧,并且有毒,任何人都难以接近。

更重要的是,在无氧空间内存放数千年的文物,如果出土来到地上,立马会发生氧化,瞬间灰飞烟灭,变成一堆废物。

怎样防止文物瞬间氧化,是全球考古学界到目前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虽然现在考古界用上了比较先进的“抗氧化技术”,可以较好地保护一些体积不大的文物,但是,秦始皇陵里边的文物不仅数量很多而且体积庞大,怎样保护这些国宝级文物,让它们万无一失?这个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解决,所以不宜开挖。

况且,陵墓里边最深处达到了100米,而现在绝大部分地铁轨道的深度不过在10——30米之间。要开掘秦始皇陵,挖到100米深,势必要掏空地下许多地方,若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得当,很容易发生坍塌。如何防止塌塌也是一大难题。

第二,开挖秦始皇陵要耗费难以估量的资金,财力不允许。

秦始皇陵的封土层如同一座80米高的小山,要开挖必须移走这座小山,有人把封土层看作圆锥体,大概计算了一下,足足有16亿立方米的土,仅仅挖掉这些土并把它运走,让许多台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日夜不停地工作,大约需要1000亿元支付费用。

在正式开挖前,为了防止雨淋日晒,需要搭建一个面积为56.3平方公里的保护顶棚,长度和宽度分别是7公里和8公里多一点,跟秦始皇陵占地总面积的大小相当。

如果以“苏通斜拉大桥”上边的保护顶棚为例,可以计算出所需费用。

苏通斜拉大桥长度为32.4公里,宽度为35米,等于0.035公里,总投资为64.5亿元,其中,搭建保护顶棚的费用为整座桥建造费的三分之一,为21.5亿元。

可以算一笔账,32.4x0.035=1.134,56.3÷1.134≈49.65,49.65x21.5≈1067,也就是说,光是搭建秦始皇陵的保护顶棚,就需要1067亿元,同样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还有挖走陵墓里边土层的费用,建造水银隔绝层的费用,支付数以千计的考古工作人员的工资,所有这些费用加起来,简直是无底洞,以目前的财力很难实现。

况且,考古工作是一项十分艰辛而漫长的工作,秦始皇陵的面积非常庞大,要开挖除过要投入大量资金之外,考古的时间成本,也消耗不起。有人参照“秦公一号大墓”和“兵马俑一号坑”的考古时间,大概计算了一下,要完成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至少需要消耗160年。

一个人从25岁开始参加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到他去世,甚至他的儿子接着干到去世,两代人齐心协力也未必能完成这项工作。

第三,考古人才的储备不够。

考古人员需要常年在荒郊野外进行工作,并且,这项工作稍显枯燥乏味,随着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高速发展,很少有人再学习考古专业,导致目前的考古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今年7月,湖南高考女孩钟芳蓉获得了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自小喜欢历史和文物的她,在填写志愿时,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

她这个决定招来了周围人的非议,人们认为她有这么好的资质,报考考古专业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考古工作者不但工作环境艰苦,而且工资不高,一个女孩子家为啥要那么任性呢?

可见,当今社会很现实,人们在择业时也很现实,学子们挤破头涌向热门专业,而一些冷门专业越来越冷,导致人才储备越来越少,最终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第四,上层没有表态。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主持发掘了“明定陵”,明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丝织品占了一半以上。由于受当时落后的考古技术和保存方法的制约,导致大量文物出土后发生了严重的碳化现象,最终无法修复,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经历这次教训,上级领导作出批示:今后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50年不变,100年不动摇。正是这个批示保护了许多陵墓没有被随意挖掘开来,让古人的智慧结晶依然完好地安放在地下。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