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标签大全 - 今天是 历史年表 - 历史上的今天 古宫历史网(www.GuGong.net)古今中外历史故事 探寻解密历史秘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粤曲的历史

粤曲的历史

日期:2022-06-22 编辑:流萤 来源:网络

粤曲是流行于广东及广西的粤语方言区并流传到香港、澳门、东南亚和美洲的粤籍华侨聚居地,采用广州方言表演的曲艺品种。粤曲的演唱内容主要为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民间经典故事。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粤曲的历史。

粤曲的历史沿革

粤曲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民国时期,开始引进明目的女艺人登台唱曲,粤曲进入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粤曲历经复苏、低潮、再度繁荣的阶段。

一、八音班时期

粤曲起于八音班,形成流行于清嘉庆道光间至咸丰末同治初(约1820-1862年)。起初的八音班由8名乐师组成,以乐器演奏外省传入的西秦戏,以不同乐器代表戏中不同人物,故称“西秦班”。后加入演唱,清代徐珂著《清稗类钞》中“八音”一段有记:“八音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广州有之。所唱有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装,而用锣鼓:”他们队伍精、装备轻、收费低,可以在祠堂、庙会、大户人家厅堂等各种场所演出,加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间喜庆活动,一向有演奏锣鼓的习俗,而“八音班”擅长演奏锣鼓吹打音乐,因此“八音班”被本土群众广泛接受。当时的富贵人家、工商店铺,甚至官府衙门,每遇重大节日或喜庆场合,就邀请“八音班”演奏,以制造喜庆热闹的气氛。

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时称广府戏)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运动,以粤剧艺人为骨干,组织队伍起义反清。之后,粤剧被禁演,许多粤剧艺人加入“八音班”。当时,广州和佛山是粤剧艺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因此这两地的八音班在短时间内数量大增。

咸丰年间(1851-1860年),为了适应地方曲艺和地方戏曲的多种声腔出现了由24人组成的大八音班,此时的八音班演唱的粤曲已基本具备曲艺艺术说、表、弹、唱”的主要艺术特征,但是不具备戏曲艺术的“唱、做,念、打”的艺术手段。因此,“八音班”时期是粤曲形成的起始期。

二、师娘时期

清同治初年,世称“瞽姬”的失明女艺人(广州人称“师娘”)的职业队伍开始出现。早期的师娘以唱木鱼歌、南音、粤讴为多,同治年间(1862-1874年),开始以唱粤曲为主。她们继承八音班的演唱艺术传统,用一两人自弹自唱的形式代替八音班,并以唱功的优势及形式方便进入居民家中演唱而迅速赢得听众。从1862-1917年的近60年时间,是粤曲发展史上的“师娘”时期,也是粤曲发展的普及期。

清末,出现了由有资财的老“师娘”开设经营的专事收养,培训失明女子习唱粤曲、弹奏乐器以供日后为其卖唱的“堂口”。经“堂口”培训出道的女艺人,相貌才艺较差的沿街卖唱,相貌才艺一般的被堂主安排到酒楼茶馆、鸦片炯馆等场所卖唱,相貌才艺较好的可以应邀到行会或大户人家厅堂演唱。由于在酒楼茶馆听曲成为时尚,使粤曲演唱有了固定的场地,任何气候条件下都可正常演出,为粤曲演唱吸引大量听众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广州宝华路的“初一楼”茶楼开创出“一几两椅”的演唱形式,在茶楼中用木板搭起平台,台上设一茶几,两旁各置一椅,每日邀请两名“师娘”自弹自唱,大受听众欢迎。此例开,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澳门的一些茶楼也纷纷效仿。所以“师娘”时期也被称作“一几两椅”时期。自“师娘”时代起,粤曲有了自创的曲目。有的长篇作品,人物众多,都是由“师娘”发挥曲艺独特的一人多角、一人多腔的艺术手法进行演出。“师娘”时期已开创用小曲作为曲牌填词演唱的先例。

清末民初,培训“师娘”的堂口有清平路陈基的倚兰堂、十八甫曹基的兰桂坊等。倚兰堂的堂主雪姬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娘,民国初已经80多岁,但仍精力充沛,经她调教并唱红的有润娇、润桃、瑞意、瑞莲等十多位师娘。那时广州西关一带的“玩家”(较高水平的粤曲粤乐业余爱好者)常到这些堂口与“师娘”开局拍和、弦歌不辍。玩家们后来组成“私伙局”(民间乐社),既玩乐器,又唱粤曲,渐有非失明的女性步入唱粤曲的行列。每逢初一、十五日或节庆神诞,广州各处也常有搭棚唱曲的活动。

三、女伶时期

在广州开创“一几两椅”粤曲演唱模式的初一楼,到了1918年,开始引进明目的女艺人登台唱曲。由于明目女艺人在身体条件、舞台形象方面均胜于失明,因此获得了曲迷的热烈欢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女伶”队伍不断壮大,粤曲发展自此进入“女伶”时期。

“女伶”时期的粤曲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一是将原来承袭外省戏曲的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大行当唱腔,并归为于喉、平喉和大喉三大腔系。子喉集各种旦角唱腔之大成,成为女角色的专用腔;平喉是文场男角的平和唱腔;大喉是武场男角的高亢激越的唱腔,也称霸腔。这项变革有利于发挥曲艺队伍短小精悍的优势,使粤曲能运用一人多角、一人多腔去演出复杂的情节和多角色的曲本。其二是改假嗓演唱为真嗓演唱,由此导致粤曲从以E为基本调降成以C为基本调,既强调贴近生活、贴近自然,也有利于保护演员的嗓子。这项变革使得演员的唱腔从尖高变得圆润,增强了声乐美感。其三是将“戏棚官话”改为广州方言,使得听曲者更容易听清曲词,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粤曲中的梆子和二黄两大腔系,在“女伶”时期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发展。首先,打破了原来梆子、二黄两大腔系在同一节目中只能一腔到底,不能两腔系混合连接的僵化局限,开始出现由两腔系的曲牌板式互相连接编撰的曲目;第二,陆续在梆子、二黄腔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曲牌板式,还创造出诸如“教子腔”“回龙腔”等专腔;第三,在梆子、二黄腔系的基础上,创造出乙反腔系和恋坛腔系;第四,把曲调优美而又较长的板面和过序,视同小曲,填上曲词演唱。

同时,粤曲创作还大量使用小曲小调。粤曲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无论古今中外,凡合用的曲调即拿来照用。粤曲吸收使用过江南地区的小曲小调、粤乐的大部分曲子、部分旋律优美流畅的“时代曲”和“流行音乐”以及外国民歌民谣电影插曲。

茶楼酒馆的“茶座”女伶,赋予粤曲以茶楼艺术的特质,使粤曲与粤语方言区的生活、娱乐、休闲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岭南特有的粤曲文化风俗。

从此,粤曲进入鼎盛时期,其标志有五:一是粤曲班子剧增。粤曲班社兴起于城市的同时,民间乐社“私伙局”“锣鼓柜”也遍及乡村。从1918-1938年的20年间,专业与业余粤曲队伍都迅速发展。不仅在南粤拥有众多曲迷,其影响也扩及海外粤籍华人聚居区。二是设粤曲茶座的茶楼大量涌现。从广州、佛山、东莞到香港,凡茶楼酒馆都以粤曲演唱为雅,品茶赏曲成为休闲与社交的时尚,粤曲文化与茶楼文化紧密结合,茶楼为粤曲提供演艺场所,粤曲为茶楼蠃得声誉。三是培养粤曲人才的乐社随之产生。乐社是培养“玩家”的基地。他们专门从事粤曲音乐唱腔的改革与创造,推动粤剧粤曲的发展。四是粤曲唱本的大量印行。五是粤曲名家辈出。平喉四大家小明星、徐柳仙、张月儿、张惠芳,就是当时红极一时的粤曲名艺人,其中小明星的“星腔”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凡唱平喉者,多学“星腔”,已有李少芳、黄少梅、梁玉嵘四代传人。还有大喉明星熊飞影、源妙生,子喉唱家琼仙(张玉京)等。此外,一大批艺术造诣甚高的粤乐作曲家和演奏家进入曲艺界,为女伶们伴奏,设计唱腔和创作小曲并引入西洋乐器伴奏,大大丰富了粤曲的曲牌板式,唱腔更加优美动听。当时的撰曲家有王心帆、吴一啸、曾浦生、陈冠卿、杨子静等,演奏家有梁以忠易剑泉、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程岳威、何浪萍等。

版权声明:古宫历史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版权投诉与合作:mongame@foxmail.com

Copyright © 2017-2024 www.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4075965号 古宫历史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Top